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底话语:essay索源

(2008-02-02 13:11:57)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底话语

心底话语:essay索源

 
今天得一点空闲,在家整理许久的书报,好多东西归类后,依然难舍弃,可放置久了,不动,是不是有垃圾感呢。不过,我知道整理的过程也是一个很慢长的心理过程,因为每一点东西都要看了再做扔弃还是保留。以前,不用多久,我的办公室中的物品,还是家中的种类物品,都会做整理,可随着物品的增多,时光的推移,对此的心情也变了。变得懒惰了,每做一次,心理特累。
 
本来,今天是想把这些东西都处理掉吧,不再有舍不得的心情。可当我刚一整理,就看到一报内容,立刻特熟悉,是说“随笔”的鼻祖,十六世纪的法国作家“蒙田”。接着我又读了起来。我读报有个习惯,在哪一版上看到好的文章,起码是进入我心的,我会把报就折叠在这个版面上,所以今天一看就看到了原来熟悉的文章。不看,有时还真的淡忘了,看到了,就会有很多的自然的感慨和联想……
 
我想,我们今天所写的这种文体,叫散文也好,叫随笔也好,其实,不是我们自己的所创,而是十六世纪的法国作家MONTANGNE所创。这种文体传入英国后,从培根开始的,然后一代一代相传,后来到了十九世纪的壮姆·吉辛这样的大师,后又影响了中国,中国的新文学运动,郁达夫、徐志摩、周作人等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之所以“五·四”运动产生,是与新文学运动相关的,而新文学更大的成就就是散文体裁。
 
这种体裁至今在书写上,与社会的关联上,是很方便的,能够直接介入主题,更加客观和真实地说明问题,申明自身的观点,语言简单到位而不虚华。实际上,写好这样的散文或说essay, 是不容易的,因为不仅仅要有自己的观点,而且要有内容,需要厚实的人生体验来奠基。但是能够感受到,一个文章的体裁,自然是与社会相关,也与一个人所站的高度相关。就如写文章的主题立意一样,没有一个好的立意,文字就是无用之材。讲究一下文体,在今天的写作中,还是重要的。
 
另:每每这样整理,我真的难以割舍:好多书,大多是陪伴我工作的轨迹,许久以前的党的建设,文学写作,新闻写作,社会发展史,市场经济,等,还有以前订阅的各种杂志。这些书,有些是当时工作发的,现在看来多数价值已不大,有些却是自己买的,买来多还包上书皮,很爱惜的,依然不想当作废纸卖呢。报,多是《中华读书报》《读者导报》《上海时装报》等。如以上所说,每一份报纸都还有感觉珍贵的东西。感受一下我的学习,多是这种方法,自己喜欢的,就来读,读后就在心中,而心里与这些东西又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本来今天给爱人说:今天要整理出个样来,要有很大的空间出来,现在来看,难了……
 
不过,无论做什么,还是顺其自然吧……不想丢弃,就继续留着,很多的资料也是这样形成的。人的大脑不会什么都细致地装入,当需要的时候,也许手头就会有东西。再说,我很习惯这样的反复地阅读……以往的这些东西,给我奠基了很多,感情特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