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底话语:淡然无极

(2008-02-02 09:33:40)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底话语
 此文因朋友们打不开,无法看完整,我也是刚刚能够打开,再发一遍,看能不能看到呢……
 
 
人生都在追求着轻松和快乐,但是在现实中,又难以让人来达到这样的满意。其实,细究起来,可以隐约感到,不能轻松的缘故终有一个内核在其中,不是利就是名,也许这就是人们不甘心落后的一个根本吧。人们要把说、做和所想,真的统一起来,让它们严丝合縫地融合在一起,这样,人生就又到了一个境界----淡然无极。
 
不必说你在做什么,所做也未必就是自己。比如今天的教育,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弊端太多,尤其是在教育的核心上,已经是偏离了教育的本性,这是我的观点。因为,用通俗的语言讲,教育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最高的一个达成,这句话怎样形成和出来,自然是有我的论证。因为我想,人类一切思想观念的接受的过程,都应该从属于一个教育的过程,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在地球上生存的人生存得更好。如何是更好呢?又是一个深层的问题。由此,有了很多的人文学科。我一直对余华的小说《活着》给予很高的评价,因为,在这个小说中,在看似平淡无奇的故事情节中,在真实社会大背景下,让人看到了一个人如何平淡地生存。看似一个纨绔子弟,在家境不错的情况下,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他的冲击是很大的,有些,甚至是致命的,可他,还是有着善良玩乐之心,就是在艰难的环境中,他还是以一个平常的心态在生活,直到最后,他的孙子是和他在田地里犁地,唱着过去的歌谣,一种人生的恬淡的生存……是的,这部小说让我评价隶属于一种有着社会发展的宏大场面的那种,但他的写法一直是这样的平淡,让你看了,是淡之又淡……但能够看懂,所表达的是什么呢?给人很多很多的思考,内涵很深很深,一个简单的每个人都存在的活着,就成了一个大主题的表达。我一直欣赏那些不要文字过分渲染,但能含而不露的表现手法,因为给人思考回味的空间。在此,不更多评价小说如何,我是想说明人生活着究竟是什么,这个比活着还要大的主题。
 
是啊,人类的一切活动应该说都是围绕此吧,包括生产和其他所有的,都是让人在一个越来越富裕的生活环境中,达到人生活更美好的目的。但是,这只能是说教,只能是教条。就说现在的教育,简单说是人们为了生存得更好在学习知识,以前我们那个年代说是为了建设祖国,而今天,不论说与不说,就是为了将来生存得更好,能有一份社会上的好的工作。今天,工作的获得一种不公平性暂且不说,就说现在为了这样的目的,社会上所呈现出的孩子们的学习状态,真的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很小,甚至没上学,家长就开始教育孩子学习了,多数家长是通过参加各种班(岂不知这些班多数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家长辛苦,每天接送,孩子丧失了正常幼小心灵应该满足的东西。琴棋书画,包括英语,什么都学。其实,我一直感觉,琴棋书画这方面的出才,更多的是家教,而不是他教,甚至是祖传,因为,一些纯粹艺术的东西,不是一个人自己能够完成的,是多少代人的努力,只是最后在你身上的体现,是需要潜移默化的。这样说,中国人好像真的不懂,非要让孩子搞成个名家,家长那种不辞辛劳的奔波,钱大把向中送,就不必说。可最终又是什么呢?很少,也极少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出艺术家。可孩子丧失的又是什么呢?
 
丧失了很多,美好有趣的童年没有了,这还不说,兴趣也被扼杀了,剩下的,从很小就懂得了名利,而是怎样的渠道来获得名利呢?这个问题,大多数人不去想……
 
而我想,从很小培养孩子的日常习惯,包括学习思维的习惯,这是重要的。要学会尊重孩子的需求,满足他们,让他们在满足中获得最大的快乐,而这绝非是功利性的。个人的努力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但非要自己成为一个什么。人在社会中生存工作,越来越需要团队精神,越来越需要有一种崇高情感的培养,狭隘会丧失和中断一切。而从小没有这些培养,只有一个较为低级的追求,这样的人生,最终是怎样的呢?!社会上越来越多的这样的人存在,当成为一种世风的时候,整个社会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呢?我认为会对一些有着开拓思想的人来说,是压抑!我不相信这样的人生是快乐的,只能说是功利的。
 
人类的文明史是一部整体的,不是割裂的。当今的状态,让我看到的是一种极不好的现状,好像人们在一种残杀当中。其实,当人们真的有了关爱之心,真的懂得了人生的价值,真的感受了人自身存在所为的兴趣,就会明白今天,我们在教育孩子中扼杀的是什么,又是怎样的残酷。
 
自由,应该是一个社会最为进步的象征,同样,一个人自身的灵魂的自由,也是一个人精神层面的高度标识。每当说起这些,好像说教太多,其实,我认为不然,这的确是一个再实在不过的问题了。西方在教育学上是比中国有着很大进步的,相差已经很难用年代来形容。我一直在想,今天的中国的教育,不仅仅是受教育者,中小学生(今天的高中生,大学生根本不听家庭或社会所说的东西,他们完全有自己的认识),而表面去教育人的这些人,家长、教师以及整个社会,是不是应该审视一下呢?当然,这又是一个涉及体制的问题……
 
人们能够在思想上真正感觉人生宝贵又淡然无极,这是一个很深的境界,即便是在今天的体制下,有识之士,也是应该深入体会,然后在自身行为中来在高层兑现的吧。也许,在这样的认识中,没有和少有禁锢,会让自身更为洒脱,生活更有美感,更为轻松和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