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底话语:一道伤痕

(2007-11-21 05:22:31)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心底话语
     心底话语:一道伤痕
 
 在中国当代史上,有一道重重的伤痕,由文学记录着她的伤痕,就有了伤痕文学。卢新华,这样一位和众多追寻文学梦想、追寻真实生命的青年一样,在中国社会中走着自己的人生之路。好多的生命,是自然与社会关联的,是被当时的大潮所淹没的。他同样是一位知青,在那样一个社会中,他用真心记录了自己,却为中国的文学掀开了新的一頁,他是伤痕文学的开创者……
  
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全文发表了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学生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100多万份的发行量,对极左政治思想路线和运动给一个普通家庭造成的伤害的深刻揭露,“全国读者的眼泪足以流成一条河”的盛况,使卢新华作为“伤痕文学第一人”迅速载入当代中国文学史。甚至有论者把它和苏联作家爱伦堡的《解冻》相提并论,盛赞它“表达民心、传达民意、伸张民权”。
 
在这个大潮的裹挟中,对于真正的文学应该说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人生走路,都会有个过程,要有代价的。当你还不会走的时候,一定有过摔倒的记载,摔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可以起来再走。文学之路也是这样,还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对文学的渴望,小说,更是心中的快慰。学着写的时候,瞎编着故事,自己好像也成了大侦探。是《伤痕》让我知道了,文字是离不开生命的,生命和生活是关联着的。离开生命的文字是空中楼阁,会随时倒下的。自从知道了这,对小说的追逐就更为珍视了……
 
看到今天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有了更多的创作和写作的条件与机会,文字所表现得更为多角度、全方位,更为个性化,这让我又一次想起了《伤痕》,想起了文学的价值……很多的东西,貌似相同,但未必就是一回事,只有那些经过用生命过滤,用心去咀嚼的东西,才会有着真正的味道。
 
也许,新的伤痕依然会记录在中国的历史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