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底话语 |
“旅客要在每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泰戈尔《吉檀迦利》)。当他来到朋友家门的时候,是那样地真诚,那样地细致,那样地体贴,那样地不怕麻烦……说真诚,是说他在心中早已经有个定位,不是博上给的,也不是想在博上出名,恰恰是对博的一个利用表现的原有的心灵。他阅读的文,有时是很早的,并非首页上的,做过编辑的都知道,这,是合格证的功夫呢?望不到青山不回头,相信青山依然在……
他说:“七月份,下午茶室由本人主版。通过一个月的组稿,共组稿35篇,汇集草根写手、名家共33名,而自己,在搬稿和链接过程中的随手阅稿、评稿。无疑,既长了见识,又得到了某种思路上和写作上的某种启示,甚或,是人生的某种启示。在此,深深感谢那些给我赐稿并耗费时日精心创作的博友们。”就这样一个工作心血,谈何不是走到了自己最深的内殿。每一篇都有他到位的评语。没有金钢钻,哪敢揽这瓷器活?!文学水平的整体能力自不必说,就说这功夫,也是惊人的。可以想像,他是在流火的七月中,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呢?这正是我想说的:一个人责任感的体现。文字活不比其他,人们常脏乱绣花来比做功夫之大,可文字是不能类比的,因为这不是技能熟练,而是思想的深度。这是我最佩服的之一。当然,他也得到了应有的所得……我想,不论是脏乱哪种表现形式存在,只要有这样的思想认定,这让我欣喜,同路人的努力,不是表面的花哨,不是浅薄的应付,是灵魂的深入。 在博上,基本的交流就是文字,离开了这些,就只能剩下空洞了。
他的文给人的信息量是大的,这又是一个可取之个。他所推荐的好多已经是文学名人,很有成绩的了。当然不是看重的这个表面,但毕竟会给文字以指导,博上能有如此的交流即是生命力。很多人的交流停留在一个相对狭隘的层面,在外圈可以看到的是,再宽阔一点的闪光。这就是他的主题策划和编排,我是很赞赏的。一个开阔的灵魂空间。
逾哥在编辑的时候,指导思想是明确的。他提到了关于辨识度和茶室定位。记得快男比赛中,包小柏曾反复提到过一个词,叫“辨识度”,还得到了魏晨……这个思维方式,我也是赞成的,且一直喜欢和关注减快男(上周已经分晓)。是的,好多事情表面是不同的,但思维的方式应该能够学习和借鉴,这就是一个哲学的思想了。几乎这是第一次在博上看到这样跨度大的文章,其实是我很善长的一个思维和写作方式,以前有过一说,叫意识流。我不知道如何评价,只知道,这,又是灵魂的真实!
感谢逾哥,给了我们博上这样好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