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底话语 |
写字时,是心灵的一种真实,当然,我知道是真实不一定是美的,但是美的,一定要是真实的。对于自身的真实,更多的是磨练心灵的感应,让自己在一闪念的时候,能够有更高的水准,这自然与思有关,思又与知识有关,而思想又是一切的前提。
写出的字,我认为,有两类,一是给自己的,纯属给自己的是不可以示人的,二是示人的,示人的目的当然是蕴含着不张扬的张扬,至少是在陈述自己的观点,没有观点的文字是没有意义的,没有意义的文字自然是没有价值的,没有价值的事情,做起来又是没有意思的。在示人的文字中,又有要写什么的问题,也就是文字向哪个方向倾斜。
我一直感觉,自己是一个善思的人,思后的结果是要写,也就是对思的一个消化。博名叫着,是我心灵最深刻、最有激励的表达。所以,在书出的文字,包括以前写在纸上、本上的,一直感觉着在扬弃着什么,扬的是人的精神,人不可战胜的一种精神和知识涵养,弃的是灵魂中的糟粕,用美好的东西覆盖着丑恶。这就是我的文字的倾斜。一直以这个倾斜作为指导,没有动摇,也有着坚定,认定自己在一个层面上。可今天,读了一些文字,对我有一些触动……
张放的文章,是我近期一直关注的。我喜欢关注的文字,都会给我很大的知识容量和信息的传播。在五一期间开始读他的博,还没有细读完,但他的思考风格已经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今天,他的一文,《今天是读书人的忌日》,真的让我感觉到了:The Past Is Never Too Far Behind “过去从未遥远”。而更加触动心灵的是:不读书,占有更多的真实资料,是不会有这样的文字出来的。思想,恰恰是在知识的占有上的生成。
今天上班的路上,在我的头脑中也在转悠着读书的问题,想着老舍的读书与藏书,他的人生的经历。前几年去青岛时,专门去了老舍在青岛的住址去看,当时,也有让我感觉时光并不遥远的感觉。这些东西,唤起的是我的一种读书意识,对社会也有着一些自身的看法,但能够如此深的挖掘,我却没有做到。其根本还是读书上的欠缺,文笔的倾斜自然还不到位。
一个人写什么,是自己的权利,这真的是一个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写了之后,想表达什么,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也有着一般规则,不能回避的是,能够清晰地看出作者本人的思想品质。关注一些细枝末节,计较一些琐碎,张扬一些过分的“鸳鸯蝴蝶”,以及飘浮的东西,也真的不是文字所能够长久承受的,也许,一段时间后,自己也感受力量淡弱了。灵魂的交互,这是知者的必须。以前之所以对书有着很好的评价,恰恰就是书中式灵魂在感染着人,是思想的贯穿。而今天,我们写博,在深层意义趋于一致。至今感受到文字对自身的激励,也许就是出于这点吧。
好早想过,做什么都不是太难,经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能够达到一定的程度来做好,而恰恰文字,我认为是不容易写好的,能写好一手的好文字,却是一生要努力追求的事,文字不是游离于灵魂之外的东西,而是一个真正的灵魂再现。之所以难,就在于思想的高度要先达到。
现在,天天在写,天天在读,我今天感觉到,写的倾斜还是根本性的问题,读的问题也应该进一步体会了,因为飘浮会隐现。思想是关乎人类的东西,文字与思想有关联,让自己成一统,认真用心读写吧,再用一点力,来提高到一个自己满意的程度。这依然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