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博客上,看到大家的一些博文与评论,在我的心中,不禁形成这样一句怎么也抵挡不住的话语,即:很想学习章孝慈,也想学习李敖……
有这个想法,不是凭空的,那是在去年春节儿子夜间住院打吊瓶,我陪伴时看到的报纸上的一个小小的文……
这文中说了一段章孝慈在任东吴大学校长期间与李敖的一段人生很有层次、很不平凡的交往,给世人不仅是启迪,而是在人类历史上的推动,每每对于这些,在我的心中都会有着冲动……自然进入了记忆的存储……
章孝慈是一个思想解放,主张思想活跃、自由,对办学有着“兼容并蓄”的学风思想。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他在任校长时,有了一个令世人惊叹的举动,就是盛情邀请李敖聘任东吴大学的特聘教授。开始李敖还是没有答应,因为他是出狱后的十年来,一直没有人在社会上请他做着体面的事情。但是,章孝慈的“三顾茅庐”,让他心动神往,他答应了。
李敖,何许人也?世人也有着评说,大家对李敖的说法也是不一的,疯狗,流氓,等等,是大家的说法;可天才、学说家,有着思想也是大家对他的评说,因此,他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作家。
章孝慈说,未来的东吴大学将以发扬人文精神为办学宗旨,绝不让政治和商业干扰校园。他说,也许这种人文风气好几休才能扎根,但是第一步就是从聘用李敖做起了。可见李敖在章孝慈眼中的地位。
在“兼容并蓄”上,东吴大学最近聘请李敖担任该校历史特聘用老师一事,女高音服章孝慈一再强调的“包容性强,大学才会活泼”的观念,也是追求东吴“作风保守,学风自由”的的具体做法。
李敖:很佩服章孝慈的胆量和度量。形容他为“歹竹出好笋”。且打比喻说,秦桧的曾孙秦钜也是抗金而列的好臣。听到李敖这番形容,章孝慈只反问:究竟指谁为秦桧呢?然后一笑置之。此外,李敖担心聘他任教会遭刁难,章孝慈也坦白相告,让李敖进来教书后,未来的麻烦可多呢。
进了东吴大学,这是李敖十年垭的第一份正式职业,以前没想到有人敢聘他到大学教书,更有趣的是:出面“三顾茅庐的是身份特殊的东吴校长章孝慈,他表示,年届五十八,许多同年龄的人都快从大学教职通体了,他才进大学教书,心里是怪怪的。
谁能想到:他来大学的第一次讲课:当时是讲座,硕大的阶梯教室已经是人山人海,就连窗户、门口也挤满了学生。可他讲的第一次课,就是这次课,主题却是“对东吴校长章孝慈的质疑”,其中提出了很多批判性的话语,整个课堂特别轰动,学生们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对校长也说了很多不中听的话语。可就这样,章孝慈几次讲话还是给予肯定。他在“大学教育之精神内涵”中强调,一个老师讲得好不好,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让大家体会说话。这就是他的教育思想。他的这个决策,使东吴大学走在学术研究的路上。
就这事,我很有感触,一个人也是一样,看重的是人的思想与品德,这样的人要得到尊重与重用,哪怕是与自己不同的意见。这是在章孝慈身上的体现。而李敖,能够不为章孝慈以自己在这样的状况下的重用有着表面的感激,而是把感激用在了真实上,表面看,两人做的不是一个事,有着背道而驰,实际上,这是走在了一个道上,目的是推动着思想。
我特别欣赏这样的人生经历与感触,决不看中哪个人对你说得怎么样。而是看他对社会有没有推动的力量。
章孝慈在来京的访问后演讲,突发脑溢血后,在京过了一段时间死亡。对此,李敖特别难过,从不参加婚丧的他,专门写信慰问家人。章孝慈在北京住院期间,其实已经是植物人,李敖捐出他在大学的酬金给章孝慈治病……
多感人的友情,多崇高的品质……
我想说的,做人,应当有着这样的品质与高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