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每当周末,北京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上海的世纪公园,广州的中山公园等跑步胜地,都能看到各种跑者成群结队的奔跑着。他们往往身着统一服装,由教练带着一起跑前热身、跑后拉伸。如果上前询问,大部分是跑团活动。
大多数跑团都是自发形成的——有些跑者聚在一起训练、一起报名并参加选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固定的团体,再加上个响亮的名字,设计出独一无二的logo,正式形成了一个温暖的小团体。
参加跑团的跑者不仅是聚在一起跑步,关键还能相互支持,笔者在采访今年无锡最大跑团“蜗牛不掉队”发起人陈力功时,他说自己的跑团将在无锡马拉松赛道上设立私人补给站,为参赛的跑团成员加油,顺带给他们带点好吃的。
还有“汇跑100+奥森超级马拉松”上,每一位向107公里超级赛道发起挑战的跑圈大神背后,都有整个跑团成员的全力支持。从这点看,跑团之于跑者,意义重大!
现在还孤零零的你,是不是想也找个组织靠拢过去呢?不过选择跑团也是门技术,适合才最好。
人数多少、名气大小、福利好坏,都不是选择跑团的关键衡量因素,想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跑团,需要注意几个要点。
首先得确定你相中跑团的性质,是越野跑跑团,还是公路跑跑团,是大家聚在一起玩儿,还是以商业运营为目的。不同属性的跑团,平常的活动安排,跑团中福利分配,都是不同的。如果你带着某种“目的”加入跑团,选错的话,肯定会不遂心意。
确定过跑团的属性后,你要知道跑团可能带给你哪些好处和坏处,才能充分利用跑团这个组织帮助你提高成绩,或者享受跑步。
跑团的基本功能,也是许多跑者想要加入跑团的主要原因,是身处其中所感到的“家庭”般温暖,而这种温暖能够帮助跑者度过最困难的训练时光。
与具有线上社交的跑步软件相比,就算没有显示在屏幕上明显的数字记录和排名,身处线下跑团,跑者能更真实地感受到来自周围的“压力”,有助于让自己保持训练的动力。
另外,俗话说“高手在民间”,在小学操场上绕圈的大爷很可能是全马230的高手,他们用成绩证明了自己的训练策略切实可行,怎么才能学到他们的有效经验呢?跑团是最有效的方法。在你的跑团中,也可能隐藏着许多高手,向他们请教自己遇到的麻烦,跟他们交流经验,可以让你避免训练中的许多弯路,进步的更快。
从伙伴儿那里获得经验,让自己始终保持训练的动力,获得家庭般的温暖,让跑步不再是孤单的运动,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选择加入跑团的原因。
基于这些原因,在正式选择参加一个跑团之前,要先问问自己:跑团里的气氛是否融洽?跑团内其他成员是否有认真的训练态度和热情?当你置身其中时,能否不自觉的产生训练的动力?
当这些条件都满足之后,可能你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跑团。
但是,有一点可能是好多人没注意到。跑团纵有千般好,但事分两面,即便是适合你的跑团,也可能存在许多隐患。
身处群体中,正面情绪可以相互感染,具体表现可能是训练热情的提高。可你知道吗,负面情绪同样易于在群体中传播,例如,不正常的对训练量和成绩的攀比,训练后大吃大喝的“坏”习惯,是许多跑团不成文的规定。前者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训练过度,而后面的“坏”习惯是为许多严肃跑者所抗拒的。
因此,想要获得跑团带给你的好处,自然需要承受其带来的坏处。大家不但要谨慎选择适合自己的跑团,还要知道如何处理自己与跑团的关系。而且,最好不要把跑团活动作为自己训练的全部。一个人跑步的自由自在,一群人跑步的欢乐畅快,谁说不能兼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