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不到就别跑!——马拉松防猝死指南

(2016-12-10 23:01:23)
标签:

杂谈

http://mmbiz.qpic.cn/mmbiz/OV10H3Ve8iaZfZfK42jP4nOxAWwbicsLk9R75h4lyzib5dGh7T5gme4icibOTkqoI8Pjyfu7AYNrv9cYgXEbnOYD2T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马拉松这项运动与生俱来就带有一点悲壮的色彩,现实一次次印证了这种悲壮。

今日,“马拉松猝死事件”再次上了微博热搜,2016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两例猝死案件引起网友的广泛讨论,成为了舆论焦点。

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组委会马上发出了公告,还原了事发经过:

做不到就别跑!——马拉松防猝死指南

​“在2016年12月10日上午举行的2016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中,跑者林某某在距离终点4.5公里处倒地,临近的医疗志愿者和骑行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医师在2分钟内赶到现场,发现该跑者心脏骤停、呼吸停止,立即开展心肺复苏、电除颤。120接警后,迅速赶往现场继续抢救,并送往海沧医院抢救。跑者吴某某在到达终点后倒地,心跳停止、呼吸微弱、瞳孔放大,现场医疗点医护人员立即开展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抢救措施,并迅速送往海沧医院继续抢救。两位跑者送抵医院后,经组委会组织的市、区医疗急救专家全力抢救后,无效死亡。”


马拉松猝死,谁之过?


一时间众说纷纭,像以往的猝死案例一样,网友热议有说组委会组织不到位,有质疑马拉松这项运动本身的。“猝死”的学名叫做“突发性心脏骤停(SCA,Sudden Cardiac Arrest)”,本质上是心脏在高负荷作用下的结果。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V10H3Ve8iaZZzsY7lpls6OLanhW9tnP1lCm4VcggnkSX4iarcvwOiacCYBvibbj6xOacUOICvLnj4AP8x0NUJpm2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尽管这两年赛事组织水平明显提高,“几百米一处AED心脏除颤器”、“大量医师跑者陪跑”早已成为了大部分马拉松赛事的标配。但是这次厦门的案例,AED治疗赶在了2分钟内有效黄金救援期,却未能成功救治。可见,AED并不是治疗猝死的万能神器,而组委会做的也已经很到位了。

http://mmbiz.qpic.cn/mmbiz/OV10H3Ve8iaZ4NEa6y69jqKLnicuoicvcic659alIERKDSu3V56cW18WrOpmia42rKYMibWEM0w83KyN1ax3uHy8Ppp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勇气君确认为,大部分猝死的本质是“跑者的问题”。

这两年马拉松猝死事件频发,集中爆发的时间段恰恰也是马拉松遍地开花、逐渐成为全民运动的时机,不可谓毫无关联。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OV10H3Ve8iaZZzsY7lpls6OLanhW9tnP1MXA2t05gDcibUB95dt6AXZ3ib0JyAWSmtf07SCkYUA9en9qucKBbPibSA/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


从总体数量上来看,2016年全国马拉松数量有272场,参与者达到150万人次,而回溯2013年的马拉松数量只有屈屈33场,参赛者50万人次。


短时间内马拉松赛事的爆发性增长,马拉松一夜之间成为全民运动,也带来了很多浮躁的风气。相信很多人都有“不跑场马拉松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愉快地交流了”的感受……


作祟的马拉松四大情结


勇气君认为,猝死的本质是跑者的四大浮躁情结在作祟,如果你有其中大部分的情结,勇气君求你还是别跑马拉松了,真的,这是为你好!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V10H3Ve8iaZZzsY7lpls6OLanhW9tnP1aE1TiasGq8goGHicM7Dsj948mhiacHXp0boia3ZMwzyzBNzLIDRgu9Kv2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你开始跑马,原来是因为从众...


如果你有“从众情结”,那么勇气君劝你别跑了!

马拉松火了,单位同事,宿舍室友,陈意涵、冠希哥、徐濠萦,连隔壁的王叔叔也开始围着小区绕圈跑。朋友间小团体之间的话题不知不觉变成了周末抢哪场马拉松的名额。中学时期800米长跑之后发誓再也不跑步的决心开始动摇。

终于在马拉松跑者的朋友圈高度摧残下,你决定鼓起“勇气”报了一场半程马拉松,“跑不了还可以走嘛”,你这样安慰自己。报了比赛,穿着篮球鞋和棉T恤,你的马拉松之路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开始了。自始自终,你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跑马拉松,因为……他们都在跑


你跑的更快,原来是为了攀比!


如果你有“攀比情结”,那么勇气君劝你要理性!

马拉松是一个人的运动,也是一群人的运动。很多跑者都有比赛开始不知不觉就被带快速度的经历。明知道自己与奖金无缘,于是先定下一个小目标,比如这次一定要干爆单位小王。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V10H3Ve8iaZZzsY7lpls6OLanhW9tnP11OqMqp5Lkoeg64VEDrETiaqE2KhuAJNqomejtUWicdT9Fn0heqgLNzM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其实“攀比情结”可以让你的日常训练动力十足,但是如果不是以大量的训练为前提,那么“攀比情结”会变得十分危险,心有余而力不足,力不足却硬要上,轻则被拉爆,重则……


最后一刻你为了PB,然而却...


如果你有“PB情结”,那么勇气君劝你最后一刻要谨慎!

如果说攀比情结是跟别人比,那么PB情结就是跟自己比。“去年厦马的成绩是430,今年的厦马一定要破330!不然今年这个年我就不过了!”决心是好的,但是目标有点扯…

每一名跑者都有PB情结,甚至可以说不想PB的跑者不是一名严肃的跑者。但是PB是以合理的月跑量、足够的LSD训练、合理的营养搭配、比赛当天的战术等等很多方面综合考量的,并不是以“你的决心”之坚定而有太大变化。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V10H3Ve8iaZZzsY7lpls6OLanhW9tnP1gRKibjYoueN7bs4PYTp8FNQYA8MS1icic8a56iadSzIicQSjRGYmtUpdkk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事实上,大部分立下豪言壮语、却因训练不足而PB未遂的跑者,危险反而不大,因为一开始他们就被拉爆了。猝死隐患最大的是那些有能力达成自己目标的跑者,因为他们往往会在最后一刻拼尽自己的权利。这次厦门半马的两例猝死,均是在终点线附近,因为他们已经拼尽全力,还想再快一点。


你在朋友圈炫耀,却害死了别人


如果你有“炫耀情结”,那么勇气君劝你不要装逼过猛!

跑马是为了什么?很多人说是为了变成更好的自己。然后呢?然后是到处炫耀我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很多人只说出了前半句,却把后半句藏在了心底。炫耀当然没有错,花了10周时间的非人训练,忍了四五个小时的努力挣扎,谁还不能发个朋友圈炫耀一下奖牌?问题是,马拉松跑者的炫耀造成了别人看在眼里,造成了“从众情结”;你炫耀的成绩别人知道,造成了熟人之间的“攀比情结”;你炫耀的记录就在朋友圈里,下场比赛翻过头来再看,产生了“PB情结”。炫耀没问题,可不要用力过猛!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V10H3Ve8iaZZzsY7lpls6OLanhW9tnP1hYBhIZQ44CCMoic6y0WyOGloxrRZ3jc8cCz8UxhT8Cq2XIOKPR1mfI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从上面对“马拉松比赛猝死事件”原因分析可以知道,虽然其中涉及赛事组织者职能缺失,但大部分事故主要职责承担者还应该是参赛选手自己。我们不应该将生命完全交付于赛事组织者,而是应该从自我改进做起。


最实用的“防猝”指南


勇气君将从赛前训练、日常习惯和比赛策略三方面给大家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此大幅度降低马拉松比赛猝死事故概率。


赛前训练

1.足够训练周期

勇气君在过去的文章中反复强调:“马拉松是极限运动,比赛中存在危害人身安全的隐患。”因为参与人数的激增,相关常识普及的缺失,导致相当大部分人混淆“跑步”和“马拉松”的概念,理所当然的认为跑步即是跑马,造成对马拉松的难度判断失衡,连锁导致赛前训练周期的缩短。

如果你想参加半程马拉松,最基本的要保持赛前8周有规律的连续跑步训练,如果是全程马拉松,这个周期需要增加至12周。当满足如此标准,原则上可以杜绝在比赛过程中危险事故发生。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OV10H3Ve8iaZZzsY7lpls6OLanhW9tnP1Cpop2lJYI1HnicCvnk5zFTiaRIcWiawbonCCvaydicIgUQo8TSQQNptzeg/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


2.足够的LSD次数

LSD即为长距离跑步训练,是完整马拉松训练计划中重要组成。长距离跑步训练通常为25~30公里,需要训练者单次不间断完成。此种训练的强度差可模拟真正的马拉松比赛,如果能够连续6~8周(每周1次)完成LSD的训练,而未有任何不良反应,但从概率角度来讲,在实际比赛中出现危险事故的几率也将极大下降。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V10H3Ve8iaZZzsY7lpls6OLanhW9tnP1ywUBKEHxedMb4oibe82DlDaWIYlU5YWFUtiaeYvHNXqbAtewX7UE9wb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日常习惯

1.必要的体检

每个马拉松在报名规则中都会列出“需报名选手提供相关健康证明或者完成同等级别比赛的证书”。这项条款往往被跑步者轻视,而下意识的认为自己身体非常健康。

体检的重要意义是检测出身体的潜在疾病,特别是在马拉松比赛极端条件下,如果身体存在潜在的疾病,很可能会被激发,直接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即便没有马拉松比赛的要求,跑步者或者非跑步者,也要把定期体检放在自己的日程表中,建议每年定期全面体检2次。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V10H3Ve8iaZZzsY7lpls6OLanhW9tnP1rTicqDqOooN6JFf090275FCwiaYib4l0Nrxcznr7NKFADYicbPlFyZLL9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2.规律作息习惯

由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2015年中国跑步人群调查研究报告》中显示,参加马拉松跑步的人群主要集中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特大城市中,而生活在特大城市,就意味着快节奏、高压力、不规律的生活习惯,这对身体的损害程度超乎想象。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V10H3Ve8iaZZzsY7lpls6OLanhW9tnP1CDMyCtibEibCdhpicemY0zuQYXPj5xEVxSZNQrvlOsfVe4trQCvrLxSa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长期熬夜,不规律的生活,直接导致心肌缺血、心律不齐等症状,在马拉松比赛中,心脏处于超高负荷状态下,长期不规律生活对心脏造成的隐形损害被放大,意外发生概率增加。因此,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对马拉松比赛中危险事故发生概率降低,有间接影响。

建议保持连续睡眠时间7小时以上(这已经是最妥协的标准)

3.良好的饮食习惯

大量、高频饮酒,脂肪、糖类含量大食物摄入多,会增加心脏负担。因此平常养成少盐、少糖、少油的健康饮食习惯,能保护心脏,即为间接降低马拉松比赛中心脏出现问题的概率。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V10H3Ve8iaZZzsY7lpls6OLanhW9tnP1wPrVD4rQlxviaHicTSrAmYticPADxCa7UCRIamfhdmvQx91QCaORIc21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比赛策略

1.避免冲刺

在绝大多数马拉松猝死事件中,事故发生位置距离比赛终点都很近,这说明最后阶段的冲刺是导致猝死时间发生的诱因。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V10H3Ve8iaZZzsY7lpls6OLanhW9tnP1xkwM8PJ79SEmMwKfPmWZ6vlW6Ufpspx8tSaQtwkj8Zzkvm59Aja0c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经过数小时的高频输出,心脏处在疲劳状态,如果最后阶段骤然增加速度,心输出量随之大幅度增加,其承受压力增加,此时的心脏极其容易出现问题,特别身体存在隐患的跑者,必然导致不适。因为身体反应会因为疲劳程度增加,敏度度降低,对危险信号来不及反应。为避免意外出现,最好“一刀切”,在距离比赛终点5公里内,放弃盲目冲刺

2.辨别身体发出信号

在马拉松比赛中,身体需要承受高强度压力,自然会放出某些信号,当某些信号出现时,是在告诫你必须放弃。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V10H3Ve8iaZZzsY7lpls6OLanhW9tnP1pafkEo269kGgzoiaKfiap7lZPDia9bU98BINXgRLZKtkMBoIqkqcW5KB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最直接的信号是胸闷、心悸、出虚汗,这是心脏压力过大的典型表现,应该立即停止;根据训练中掌握的心率规律,对照马拉松比赛中心率变化,如果出现超过40%以上幅度的增加,应该立即停止。


3.实时监测观察心率

马拉松比赛中猝死,原因基本可归结为“心脏骤停”,也就是心脏的问题。在训练过程中,最直接体现心脏健康与否的指标是心率,因此比赛时选手如果能够实时监测心率,那么安全系数将大大提高!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OV10H3Ve8iaZZzsY7lpls6OLanhW9tnP1SjNYAY5HTXehicTuCCLUAwQu2tQzDsCxSxlBMqeYESNcn0PuQN5sCMw/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GPS手表均配有心率监测功能,部分型号的手表可以直接通过光电感应实时监测心率变化的数据。现在最流行的理论最大心率计算公式为:最大心率=220-实际年龄。如果比赛时,你的心率甚至逼近220,那么这时或许你与猝死只有一线之差!

马拉松比赛中猝死事件的发生,有时组委会责任缺失仅是原因之一,但更多情况,反而是跑者的问题!


这个周末还有多场大型马拉松继续,勇气君真切地希望比赛选手们看到害死人的“四大情结”后,能够引以为鉴。


只有你自己才能掌握自己的生死!

做不到就别跑!——马拉松防猝死指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