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家一起去分裂

(2005-11-09 04:30:44)
标签:

杂谈

雅荻 发表于 2005-11-9 3:55:23
 

八卦掌门人,一个被称为段二的同学的另一个外号,还有韦华,振国,甚至“娄运分”,都是当年论坛混过的ID,真正走到了一起,感觉的确是奇妙的。段二的网志跟我自己的胡子一样,虽然产量不多,但总是艰难生长着。我偶尔去八卦一下这位疯狂八卦别人的掌门,但往往失望而归。

但最近还算有收获,因为能八到相关的一批人,比如“Daddy家族”、人称两大护法之一、微缩版“第五代”、最像领导的煤矿工的金子奖得主“韦小可爱”,在他裤腿旁边总是围绕着一批擅长处理文字的骚客,当然我被称为“关骚”是另有原因,不在此类,本来我写的文字也独具一骚。

说什么呢?说说anti之前一起讨论过的这web 2.0吧。我从多少年前,刚学会上网不久开始知道在bbs贴一个帖子的时候,我就记得,当时就觉得自己网上写的东西,看上去就不像是我自己平常讲的话,至少不是平常的语气。

web 2.0我不懂技术,那说什么?说分裂吧,人格的分裂,精神的分裂,刚才写ISFVF的影片评论,这种感受尤为明显。自己从来没有把网络当作是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自己,而是完全脱离生活的一个镜像,是一个现实生活中无法自由实现的自我的尝试。所以,网络的交往,就是网络方式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生活中的,我从来不想把这两个方向混到一起,因为对我,完全是不同的思维模式和现实处境。

再说直接一点,就是无形当中回头看,发现自己一直坚持的就是网络上的原则归于网络上,生活中的原则自成体系,我从来不会因为让生活和网络互相施加压力,或者可以简单的总结来说,网络上的雅荻是一个人,生活中尚在读书的关雅荻又是一个人,我认为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特别是看过《The Matrix》这样的电影,如果自己还会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我实在是不会原谅自己。但这和别人无关,就像上面韦小可爱,不管多少外号,还是韦小可爱,我从来没有用网络上的他去衡量他的生活,对我,他的生活就是需要生活的方式去交往。如果我关心网络上的那个小可爱的镜像,我会用网络的方式。

这分裂的关键在于,得承认网络也的确是现实自己的一部分,但不能当作现实来对待,这其中微小的区别谁会在乎?我在乎。

段二说,一个人网络上和现实中相差太远了。不知道别人怎么样,我肯定如此,这是网络最主要的意义,因为别说什么“自由、民主”,在当下环境下,快速,一切都是快速,有时候偶尔漫步,或者周末一个整天外面彻夜喝咖啡,看书的时光,感觉就像犯罪。但一个人需要有犯罪的欲望、冲动,释放的快感,不然是非人的。

而我恰恰相反,我把非人搬到了生活中,因为正常是我厌恶的,因为身边太多看似正常的人,我宁可被所有人踹在脚下,宁可出头的椽子先烂掉,但这是为什么?还是回到说了无数边功利和私心的话题上。

我不认为彻底的无私和自私哪个更可怕,都很可怕。但如果其中任何一样,能坚持一辈子不改变,我们得尊重人家的选择,除非伤天害理,但有几个能祸害全人类的恶瘤,比如希特勒这样的。。。其实大家都是普通的行尸走肉,偶尔发现自己可能有些灵魂。

这一定是我至今写过最黑色的文字,但没有关系,每个人的小宇宙都能自己去平衡,极度的黑暗就有极度的热量相对应。Kristensson面试的时候,问我,你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我说诚实和热情。又问:缺点呢?我回答:一样,有时太诚实和太多热情。

其实,他哪里知道太诚实和太多热情正是为了去平衡自己内在的宇宙的黑暗,随便怎么说,就是平衡,觉得不平衡了,一定要有出口。yol说,人可以诚实,但不能老实。我上了大学几年后才知道这一点,可是已经吃了太多亏,而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诚实而不老实基本就是自己一直不变的基本特征。

回想,自己几乎从来没有停下撒谎,但若比较起来,很多年了,仿佛从来没有说过什么有价值的谎言,甚至听上去越来越没有谎言的味道,因为事实在我嘴里往往变成白开水一样乏味。不像小时候到高中,为了一点屁大的事都张嘴说谎,而且最大的满足在于,哇,我多牛,能说谎。

说web2.0怎么说到这儿,奇了。我想问题在于,如果你想生活中了解一个人,就去跟他直接的交往,一起散步,坐着聊天,一起去看电影,一起去打群架,一起去杀人放火,烧杀抢掠……但万万不要去读他的什么网志、blog、博客、播客、视客,万万不要去什么QQ、msn、skype、gtalk……,万万不要发什么电邮、电子贺卡、视频聊天……

若是相反,别说,我们见面吧;别说,你网上不是这样的;别说,哎呀网上说不清楚,改天面谈吧;

同意anti的说法,去书店买书永远无法被“当当”或者amazon所代替,手里握着踏实的报纸永远无法被准时定期过滤过发到你掌上电脑的电子报纸所替代。人原始的,暴力的一面,永远不可能全部被技术征服和左右,虽然我坚信这是未来最无法最终避免的最黑暗一刻。

还记得儿时我们看《忍者神龟》动画片里的大反派,一个叫“朗格”的怪物,巨大机械身躯中间,只剩一个肉糊糊的一团烂肉般的脑子,让我多年回想,只有恶梦般的记忆。

这或许是我热衷游泳、足球、轮滑,健身房疯狂折磨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团梦魇,而我就是害怕自己变成一团烂肉。而网络和阅读(不管是书还是电影),只是让自己的精神也不变成一团烂肉的方式之一。

同学问,为什么写网志?我不愿问自己同样的问题,就像问登山运动员,你为什么要登山。动作或许本身没有意义,但亲自去做了,坚持下去了,用心做了,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

我不想让自己变成一摊烂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