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08
(2008-08-08 16:44:24)
标签:
杂谈 |
分类: Bullshits |
标题有点看着眼晕,跟眼下的实际情况也差不多,不用当剑龙,最近北京的气氛也让人总觉得晕呼呼的。
1、推荐一个网站功能:
Mtime的全国影院影讯功能
两年前,见过一次网站老大Kelvin
Hou,当时他就提起这个功能,他横跨微软和美国娱乐业的背景,让我觉得如果真有这个功能该多好啊。
终于,前一阵mtime越做越像样子,我好几个同学都去那里工作,当然说明钱越烧越多。但我一直还是喜欢他的影院部分的相关功能,包括我常去的几家影院的每天影讯、场次、版本、内容介绍、影院介绍等等,而且还有互动留言功能。这些在豆瓣可没有,对于常去影院的我来说,还是很实用的。
但这个推荐地址,更妙之处在于,他意外地提供给了一个很直观的电影市场晴雨表--我们通过切换城市,基本可以大概看出目前影院公映的片子的上映情况。
注意:
北京今天共有25家影院放映135场次 >>
类似这样的字样,对我来说,变得很有意义,可以直观的看出,比如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所有公映影片的实际上映情况。
甚至,他未来有可能成为一些专业电影发行公司的发行人员直观检查全国各影院排片的重要参考数据。
而且,通过上面页面,基本可以看出在一些重点城市,所有影片的排片量上的变化。
如果连续几天,持续观察,仅从一部影片在一些有代表性的城市里每天所有公映的场次数量上的变化,就能反映出很多问题。
为什么场次增加?为什么减少?谁增加了?谁减少了?新片上映对老片冲击,在场次上有多大?是否可能有反弹?……
看似一个小功能,对影迷了有了切实的帮助,对专业人员也多了一个窗口和渠道。
无论如何,感谢侯凯文同学。
2、偶尔翻出来 一篇7年前的文字,对电影的看法和理解,有些很幼稚,有些应该是不幼稚吧,如果是,说明现在全部都还很幼稚...这都什么逻辑啊。
但至少我发现,我还在读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基本已经想清楚了一个问题,偶可能那个时候就想明白了,偶是做娱乐片的,文艺片很可能不是我所关注的。
回头看的好处,至少知道哪些变化了,哪些没变,哪些是进步了,哪些是不进则退。
现在感觉7年前一定发生了很多事,写下了很多 此后至今不再怎么去写的一类文字,同样的感觉最早一次是高中一年级下学期,看来第二次是大学三年级下学期,第三次应该是研究生毕业之后,第四次……好像还没发生呢……
3、偶还是决定采取最安全保守的方式,在办公室看sohu网络直播,一起闹运开幕...
1、推荐一个网站功能:
2、偶尔翻出来
3、偶还是决定采取最安全保守的方式,在办公室看sohu网络直播,一起闹运开幕...
前一篇:对我而言《十全九美》是一部纪录片
后一篇: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