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铁三角》这才是HIGH片 High Triangle...

(2007-10-04 19:21:42)
分类: 院线快评
《铁三角》这才是HIGH片 <wbr>High <wbr>Triangle...

 这次,《铁三角》把娱乐电影做到了某种high的境界...

 

/关雅荻

 

三位风格迥异的导演在互不通气的前提下,分别执导影片一段内容,接力般完成叙事,而且前面的导演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故事会被“接龙”成什么样子,所以拍前面两段的徐克、林岭东也是直到今年戛纳电影节《铁三角》全球首映时才看到影片全貌。这种不同导演“故事接龙”般的合作方式,带给观众的是一种全新观影经验,因为观众既可以欣赏银幕上呈现出的故事中角色之间的枪战、角斗,也可以透过银幕揣摩三位导演在幕后做“故事接龙”游戏的顽皮心态。

 

首先徐克的故事开局显然是偏阴沉、压抑的,整体上反而让人感到像是林岭东最拿手的冷峻风格,最典型的就是呈现出最近两年主流现代都市题材的港片中贯穿的一种“阴气”――社会压力骤增,每个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都有着自己的秘密,不能跟别人沟通,仿佛整个世界正在走向终点――片中每个主人公自始至终都处于莫名的紧张和亢奋中,并呈现出面对社会压力的无助感。片中林家栋饰演的香港警察则特立独行到甚至偏执,他不但跟一个精神有问题的女人搞婚外恋搞到要把人家老公杀掉,而且还通过线人跟黑帮有着扯不清的关系,最后彻底沦为罪犯。乍看徐克的故事开局,无论如何都会觉得这是一个阴沉到底的罪案故事,有一点压抑的,也有一点点让人提不起精神。

 

但随着宝物线索的出现,一种反讽、自嘲的意味开始出现,黑色幽默的元素开始堆积,而且这种反讽和自嘲在三个不同段落里即是角色之间的,也可以看作是三个导演直接对创作本身的一种态度。比如从古天乐在巨大压力下开着出租车喃喃自语,精神恍惚,结果上来的一位乘客看到后一言未发,趁着出租车停下又匆匆逃出车。这一黑色幽默的细节开始,影片一股独到的气质开始逐渐放大。

 

前面徐克的开局中不乏让人眼前一亮的动作细节,比如片中孙红雷、古天乐、任达华偷宝推着垃圾桶在街头和隧道中狂奔的场面,十足的杜琪峰味道的冷幽默。但中段林岭东的铺陈感觉是最“闷”的半小时,这部分把大量笔墨放在刻画任达华和林熙蕾这对夫妇关系上,叙事节奏感觉突然掉了下来。而且古墓、宝物、古诗词的元素,更让人联想到这些都是徐克电影里所擅长的元素,导演间这种互相“临摹”、调侃的味道更加显现。而且这一段中,各种冷幽默的细节动作处理更加丰富,不管是古天乐随手抓起一个花瓶放到身后,还是孙红雷看气氛紧张下意识脱下手链,每次都能让现场观众莞尔。但林岭东还是很“坏”的让林熙蕾被撞死,等着看杜琪峰“笑话”――看他怎么接?

 

影片最精彩的就是最后第三段,可以说把前面两段所积累的反讽、自嘲、黑色幽默气质彻底放大,而且杜琪峰彻底坚持了自己一贯的风格,用最简约的动作和画面把故事推到最高潮――五拨无辜的“傻人”的一场遭遇战。第三段里面层出不穷的“冷幽默”彻底释放了影片前两段营造的压抑和紧张,观众在最后一段绝对可以尽情享受杜琪峰的一次精彩的杂耍表演,在观众的笑声和银幕上枪声的交织中,故事最终推向一个所有人意料不到的高潮。这不得不让我想到最近我去影院看某部国产新片,连续两遍,也没有感受到导演所说HIGH的感觉,但在《铁三角》里却真切地得到了某种精神上的满足。

 

毫无疑问,《铁三角》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既具有浓厚“作者”气质、又可以充分让观众HIGH起来的港片,虽然类似的“黑色HIGH片”气质在“银河映像”早期的《一个字头的诞生》等片中就得到过充分展示,但能在现在港片滑坡的大势下,以三位“江湖大佬”导演“故事接龙”的方式再次呈现,还是足有新意。影片中终将留下不少华彩桥段,比如尤勇扮演的警察木然地盯着四人茫然开着车绕着环岛;比如最后小店上演的几出“三岔口”的好戏,更不用说最后经典的草丛混战。

 

《铁三角》是一部观众情绪慢热型的黑色电影,但它一步一步拉动着观众的神经,直奔最后的HIGH点。同样,影片也有很多无法回避的缺陷,比如片中大部分人物性格都是多变、混杂,有时难以理解的,最典型的就是林熙蕾角色的设置,虽然杜琪峰“好意”或者“无奈”让她随后“死而复生”,但也只能一直充当活木偶,甚为可惜。片中角色性格唯一保持“高度统一”的就是尤勇饰演的警察,但可惜的是他巡逻的时候只有一辆自行车;还有,片中三个主人公,只有任达华是本地人,孙红雷和古天乐身份一个来自上海,一个来自广州,显然首位不同设置的偶尔呼应,让这样的一个黑色气质的港片又多了一层更广阔的视野。但片头、片尾的旁白,无论如何都应该是全片最大败笔,或许这是某种妥协,或许答案只有到“粤语原版”中寻找了。

 

2007-9-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