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院线快评 |
雅荻 发表于 2005-8-30 6:48:04
没想到当影片《红颜》放映结束时的情况是这样,没有一个观众立刻起身急于离开,而是安静地坐在座椅上看着片尾字幕,或是沉思,或是低声私语,都还沉浸在导演李玉建构的女性情感世界中。这是自己两次进影院看《红颜》,在影片结束时现场观察的结果。所有看完这部影片的观众都不得不承认,《红颜》是一部能打动人又好看的电影,我自己更是认为这是2005年至今最不容错过的一部内地国产故事片。
八十年代的一个四川小镇,年仅十六岁的少女小云因早恋未婚先孕产下一子,但在母亲安排下小云和孩子却就此分离。十年后,小云成为当地川剧剧团花旦,偶然遇到一个名叫小勇的男孩,小云并不知道小勇就是自己儿子,但血缘上的亲近无形中让两人越走越近。终于,小云知道真相,她为了儿子的生活,毅然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
表面上看《红颜》是一部彻头彻尾展现女性悲惨命运的电影,因为片中出现的几个女性要么未婚先孕,名声破败;要么丈夫早死,守寡多年;要么众叛亲离、被丈夫抛弃;要么惨遭失去亲人的打击……总之,片中没有一个女性人物过着普通幸福的生活。影片把叙事重点平实地放在了一个家庭里母子和母女的情感关系上,这种亲情的共通性跨越了所有观众对影片内容理解的障碍。影片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导演赋予了片中每一位女性一种强大生命力,不管她们在生活中遭遇了多么大的悲苦,观众始终能感受到人物身上那种生生不息的气质。
《红颜》出自一位女性导演之手,和其他女性导演执导的影片类似,通过女性视点来塑造的女性形象往往和我们传统中的印象差别极大。比如从去年的李少红(《恋爱中的宝贝》)、徐静蕾(《我和爸爸》)到今年的李玉、宁瀛(即将面世的《无穷动》),短短这两年国内一批女性导演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主题惊人一致的都集中在关注女性命运,她们塑造的女性形象都是那么的独特和有活力。李玉导演的这部《红颜》的另一个独特性在于,影片本身讨论的是极为严肃的关于女性命运的话题,但却是通过一系列准确到位的时代印记,并用最通俗、最生活的视听手段展现给观众。虽然影片中随处充满着各种隐喻和象征的意象,但导演并无意让影片看上去“艺术感“多么强,相反导演是试图把自己理解的女性的生活原原本本展现出来,用真实和生动来感染观众。
影片故事发生在十几、二十多年前的中国,片中大量时代印记的推砌和全片直接采用四川方言来讲对白的做法,为影片故事背景营造出一种极强的真实感,观众很容易就投身到故事中去。在这种真实的氛围中,在影片故事矛盾冲突最激烈的时候,导演却习惯用沉着、冷静的长镜头来交代,细节丰富,隐喻和象征的手法也穿插其中。比如临死的鱼不停的做徒劳挣扎的意象在全片就出现了三次,每次都是切合了片中人物无力摆脱自己命运的主旨,而且一次比一次情感强烈,都是用长镜头来一气呵成的表现。徒劳挣扎的鱼对于女性命运的喻意自然呼之欲出。而影片中长镜头和特写的运用尤为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在影片结束时,小云分别和小勇、母亲的对手戏,母亲在影片最后那撕人心扉的哭声,相信将会深深触动每一位观众的心。导演李玉就是如此用镜头把这属于女性的近在咫尺的痛苦和真实放大给观众看。
前面提过,对于观众而言《红颜》是一部好看的电影,所以片中当然没有只是展现女性命运的痛苦的一面,而是还穿插了很多非常生活化的细节和小幽默,比如小勇班级上调皮,不知不觉中拆掉了女同学的半件毛衣;为母亲小云叉鱼不成反改偷鱼;还有后来到河里用电抓鱼,不想却害得全镇跳闸等等这些生动的生活细节,都能让观众立刻回忆起自己儿时的快乐。导演也正是通过这种悲喜交加的处理方式,让影片更加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
片中小云这样的女人注定薄命?祸水?还是知己?导演其实在影片中的态度其实也并不明确,因为体现在小云这个角色身上更多时候是一种无助的茫然感,就像影片开场的两个镜头,小云静静地把自己全身埋到水中,没有什么理由,只是一种面对生活困苦的宣泄。但这种茫然注定要到女性自身决定要改变生活时所打破,这也是小云最终毅然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的原因,因为现实生活或许很糟糕,但导演赋予《红颜》整体内在的精神气质是积极的,乐观的。导演李玉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谈到:“我希望自己的摄像机像墙上的苍蝇,不动声色。”可以说,她在《红颜》里做到了。无论如何,走进影院去看这部《红颜》都不会是一个错误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