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瞧瞧眼下正上档的影片

(2005-10-24 19:53:43)
分类: 院线快评
雅荻 发表于 2005-5-4 1:39:31
 

UME  CFC   新世纪影院

翻一翻上面北京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影院网页就会发现,在偌大的“五一”黄金周消费市场,国内电影观众想走进影院看一部国产片是多么的难,差强人意的《三岔口》几乎成了唯一选择,而且还是一部内地和香港的合拍片。

严格来说,同期刚上档的内地国产片还有冯巩新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和仍在部分院线上映的《世界》和《窒息》,但从北京市场来看,这两部影片在诸多美国大片合力包围之下所拥有的时间段和银幕数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从电影市场份额来看,“五一”黄金档只属于好莱坞大片——从新上档的《翻译风波》、《凤凰劫》、《鲨鱼传说》到尚未全部下档仍在局部上映的的《的士飚花》、《玩命手机》,真是风格样式齐全,不同口味的观众可以各取所需。

再往“五一”档之后看,国产片估计只有《疑神疑鬼》(6日全国公映,导演:邱礼涛,主演:徐熙媛 刘烨)在全国200多块银幕的全面发行,可能会在市场上有一博。至于11日开始在全国部分院线分期发行的《青春爱人事件》相信基本不具任何竞争力。因为到了5月20号,全球同步公映的《星战三》会夺取绝大部分的观众。

发行商历来把国产片押宝在了年底的贺岁档和年初的春节档,甚至暑期档都少有作为,这与其说是发行商对国产片投放在其他档期的信心不足,不如说本质上是观众对国产影片的普遍缺乏信心和足够的认知。所以档期本身应该说是次要的,关键还是积极培养观众对国产片的持续的兴趣和关注。从发行角度至少应该让更多的国产片进入影院,此时影院自身赢利的性质与之所产生的矛盾就需要主管部门及时的相关扶持和积极配合。因为大量被看作市场前景并不明朗的国产片在面对发行商时往往容易陷入下面的两难尴尬处境,一方面发行商和影院总是抱怨说新片没有合适的档期,另一方面发行商和院线又总是无心乏力对国产新片做更多的宣传和推广,而影片本身固有的市场压力远非制片方单方面所能承受的。对于像《独自等待》这样的独立制作,处境自然更加艰难。

制片方在如此市场环境下,极为容易走向盲目跟风和“赚快钱”。香港市场近两年大踏步的倒退应该说已经把问题摆在内地市场的眼前,如果内地市场重蹈覆辙,那是内地整个电影市场从上到下每个环节都无法逃脱所应付的责任。比如说,现在内地这一两年的“恐怖片”风潮和“古装武侠大片”的风潮,如果不能合理引导创作走向,也很可能把这两块都极具发展前景的市场给做死。

最新刚刚颁布,即将在本月8号正式实施的总局49、50号令,是主管部门促使香港电影向内地拉动投资的又一举措,但香港的市场活力对于偌大的内地电影市场,毕竟还是杯水车薪,要真正使内地国产影片在制发放系统内能自如运转,从创作者到管理者的确还有好长的路要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