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Film Study |
2005-5-26
(Totally Bullshits)
今天上课本来讲英国五六十年代的FreeCinema,看了John Schlesinger的Billy Liar(1963),影片中大量的反讽和英国式的幽默反复堆砌到近乎惊人的地步,从这部影片也重新让我认识了这位英国“自由电影”运动的主力军John Schlesinger,以前只知道他到了好莱坞后拍摄了Midnight Cowboy,Schlesinger在63年拍摄的这部Bill Liar和71年完成的Sunday Blood Sunday,以及他的另一部作品A Kind of Loving(一夕风流恨事多)都是Free Cinema的代表作品,通过Schlesinger的作品来看这场强调作者自由,拒绝商业诱惑,充分承担社会评论义务的电影艺术运动让我觉得更加具体、直接。
另两部FreeCinema的重要作品是59年Tony Richardson的Look Back in Anger(愤怒的回顾)和Karel Reisz于60年拍摄的Saturday Night and Sunday Morning。
课上大家顺道讨论了关于愤青和小资的问题,后者我自己认为比较无聊,本身不是一个适合在中国本土进行讨论的一个概念,因为没有原初的土壤,现在众人吵嚷的“小资”完全是媒体掩盖大众耳目的一种商业策略下的结果,甚至严重到有更深层的掩盖社会结构本体问题的意味。
而关于愤青,相信最早的来源应该就是AngryMan的说法,回想自己少有想做愤青的冲动,看来同化的力量在我身上还是很明晰的。但“愤怒”应是人的基本反应之一,这个应该总不还至于丢失,但身边稍互相熟悉一点的朋友,甚至连我自己都发现,据自己上一次真正“愤怒”“发火”都已经竟有一年有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自己的“愤怒”哪里去了,随着激情一起消磨了?随着梦想一起灰飞烟灭了?
打死我也不信。
应该是被转化了。某一刻,三环路上奋力轮滑,拼命向前的时候,内心一定是愤怒的;某一刻,看书情绪到激动,敞声大啸,内心一定是愤怒的;某一刻,和同学一起深夜跑步锻炼,最后的1000米冲刺的时候,内心一定是愤怒的。某一刻,整理自己几千张CD、DVD的目录时累得大声叫娘,内心一定是愤怒的;某一刻,和同学一起为排练拍摄的短片里的武打动作,互相扮演着摔打时,内心一定时愤怒的……
此时此刻的我,毫无疑问时愤怒的!
为什么不再去和人吵架?为什么不再动手跟人干架?甚至不再被人欺负挨打?为什么不再吹胡子瞪眼和人破口大骂“你妈×”?为什么对越来越多的事情见怪不怪?为什么开始总是无意中喜欢回忆童年往事?为什么恍惚觉得以往的种种负罪感可以一时间轻易的消除掉?
或许我现在看着再正常不过,不过我相信总有一天一觉醒来,自己会变成冲向疯人院的McMurphy。
今天上课本来讲英国五六十年代的Free
另两部Free
课上大家顺道讨论了关于愤青和小资的问题,后者我自己认为比较无聊,本身不是一个适合在中国本土进行讨论的一个概念,因为没有原初的土壤,现在众人吵嚷的“小资”完全是媒体掩盖大众耳目的一种商业策略下的结果,甚至严重到有更深层的掩盖社会结构本体问题的意味。
而关于愤青,相信最早的来源应该就是Angry
打死我也不信。
应该是被转化了。某一刻,三环路上奋力轮滑,拼命向前的时候,内心一定是愤怒的;某一刻,看书情绪到激动,敞声大啸,内心一定是愤怒的;某一刻,和同学一起深夜跑步锻炼,最后的1000米冲刺的时候,内心一定是愤怒的。某一刻,整理自己几千张CD、DVD的目录时累得大声叫娘,内心一定是愤怒的;某一刻,和同学一起为排练拍摄的短片里的武打动作,互相扮演着摔打时,内心一定时愤怒的……
此时此刻的我,毫无疑问时愤怒的!
为什么不再去和人吵架?为什么不再动手跟人干架?甚至不再被人欺负挨打?为什么不再吹胡子瞪眼和人破口大骂“你妈×”?为什么对越来越多的事情见怪不怪?为什么开始总是无意中喜欢回忆童年往事?为什么恍惚觉得以往的种种负罪感可以一时间轻易的消除掉?
或许我现在看着再正常不过,不过我相信总有一天一觉醒来,自己会变成冲向疯人院的McMurphy。
前一篇:书,推荐(二)
后一篇:天下太平和关于献血的废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