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做面包对面粉的要求这么高,在沃尔玛买的高筋精面做出的面包居然很多渣子,口感极差,剩下的只好拿来烙饼了,听说麦德龙有金象粉,赶紧杀了过去。
我滴乖乖,45斤!好大一袋呀!犹豫半天怎么对付这个大家伙:是买还是不买?买了怎么弄回家?拿什么来分?想想担负着亲们团购的重托,终于连拉带扯把它从货架上拽了下来,又拼了老命把它折腾到购物车上,再看裤子和鞋上,全是白粉了,一边拍打着,脑海里突然闪现出小时候老爸买完面回家时同样的动作。
小时候家家户户都有个粮本,里面标注着每家有几口人什么标准,每个月都有一天是固定买粮的日子。早期的时候没有米,每次买的都是面,偶尔会有点粗粮或者米,面口袋很大很大,袋子外面也沾满了面粉,粮站卖面的人从头到脚都是白的,连眉毛都没有幸免,孩子们都喜欢跟着凑热闹,去的时候悠哉悠哉地坐在空的手推车上,回来的时候则跟在后面一路小跑,或者煞有其事推上两把,好象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到了门口,老爸则要一袋袋地扛进屋,肩膀上有时会搭上一块毛巾,但也难免会弄到身上,全部卸完,就拿毛巾把身上的面粉掸干净,而我们这时候就赶紧躲得远远的,把老爸一个人留在白色的粉尘里。
老爸是南方人,一直喜欢吃米饭,我们就用面粉跟附近的朝鲜族人换大米,直到后来农场也开始种稻子,我们家买的面也越来越少了,而我一上高中就离开了家,再也没有了买面的机会。
没想到过了三十多年,我又开始跟面打交道了,也许是小时候跟在老妈后面面团玩得比较多?现在揉起面来倒是游刃有余。
今天给亲们分面,一碗一碗地往小袋里装,感觉自己就是个卖面的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