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用旋覆代赭汤

(2024-10-01 10:52:45)
标签:

旋覆代赭汤

经验

自拟方

回忆

经历

分类: 原创

很早以前,我就喜欢应用旋覆代赭汤治病,印象最深的是给外婆用的那次。30多年前我还在读研,暑假回家时,妈让我去乡下看看外婆并给她开点药,因为外婆从县城回去后头晕、胃不舒服。外婆平时晕车一直比较厉害,血压有点高,这次除了头晕之外,胸脘痞闷、恶心欲吐的症状也比较明显,脉象弦滑。我在旋覆代赭汤的基础上,加了几味抑制胃酸、帮助消化的药,结果一碗药喝完,人就舒服了很多。

这次开方治疗还有一个小插曲。外婆家在武夷山下的沙坂,当地并没有中药店,这三剂中药是我和小舅一起骑自行车到石塘镇买的。药店老板比较年轻,服务也很热情周到,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我同学祝俊明的哥哥。祝兄学过中医,此时是一边行医一边卖药。后来听说他改行了,去县交警队工作一直到退休,上周我回铅山开展工作室业务时还见到过他。

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原方用于“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这是外感热病汗吐下治疗后,表解而脾胃气虚、痰气上逆的病证,以旋覆代赭汤来降逆化痰、益气和胃。现代临床中,旋覆代赭汤多用于治疗胃炎见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等病症,也有加减用于上消化道肿瘤、呃逆、呕吐以及咳喘、眩晕、痫病等的报道。

我曾经对数百例慢性胃炎进行分析,发现中焦脾胃亏虚、气滞湿阻热蕴是其主要病机,因此以健脾理气、清热化湿为治则,在导师经验基础上拟订了“胃炎方”的自拟方,临床效果很好。方中包括六君子汤以及黄连、蒲公英、海螵蛸、枳壳、炒麦芽、炒薏苡仁等,如果有胸、咽部闷堵不适症状,多会取旋覆代赭汤之义,加上旋覆花、代赭石。

临床使用经方,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充分理解原方的药物组成和剂量比例。旋覆代赭汤中的药物,包括“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切),代赭石一两,大枣十二枚(掰),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其中,旋覆花作为主药剂量较大,常用的39g就不合适了。而代赭石在原方中的剂量很轻,说明正虚者不宜多用。至于生姜、大枣,看其剂量就知道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有一年,一个朋友的家人患胃食管反流来诊,用胃炎方合旋覆代赭汤加减虽然有效,但效果不太满意。考虑其咽中异物感明显,属于中医所说的“梅核气”,遂以旋覆代赭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让病人自己加入生姜、大枣同煎,结果病人反馈一剂就显著缓解了病情。后来我把这个病人的处方作为治梅核气的自拟方,在临床上频频应用,效果都很不错。

自拟梅核气方:法半夏9,厚朴15,茯苓12,苏梗9,制香附9,炒白芍12,旋覆花15(包煎),煅代赭石30(先煎),煅瓦楞子60,枳壳15,佛手9,太子参15,生甘草6,大枣9,生姜3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