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划调整——浦东生物医药产业新的机遇和挑战
(2011-02-01 15:27:46)
标签:
杂谈浦东医药产业区划调整 |
分类: 原创 |
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上海市南汇区并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工作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是大城市在面临经济快速发展和空间约束的矛盾下,冲破行政区划的体制约束,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释放新的产业发展空间的一个有效途径。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拓展产业的发展空间,增强核心区的辐射作用。
近些年来,国内城市的区划调整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对引导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重点产业的布局,促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例如,广州市分别于2000年和2005年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区划调整,不仅将番禺、花都撤市改区,大幅度扩大了市区面积,还撤并或新设了4个行政区。其中,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新设立行政区“箩岗区”和“南沙区”,既理顺了开发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又扩大了开发区的行政面积,释放出许多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大大缓解了开发区土地供应紧张的局面。
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在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张江高科技园区还是上海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核心区。自1996年国家科技部、卫生部、药监局、中科院和上海市共建“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特别是上海实施“聚焦张江”战略以来,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已初步构建了集产业群体、研究开发、孵化创新、教育培训、专业服务、风险投资等为一体的生物医药创新体系,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发展空间不足、创新成果本地产业化程度偏低等突出问题。而原南汇区既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又有一定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其生物医药产业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左右,南汇周康地区还是上海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四大扩展区之一,是规划建设中的国际化医学工程基地。因此,这一次的行政区划调整对浦东生物医药产业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至少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拓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空间。浦东开发开放近二十年来,包括张江高科技园区在内的开发区土地开发趋于成熟,可供利用的产业空间明显不足。这一次区划调整有利于增强拓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空间,有利于调整产业布局,更好地形成完善的产业链。
第二,有利于加强产业核心区的辐射作用。张江高科技园区现有面积空间过小,产业密集度过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作为生物产业核心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的发挥。实行区划调整,有利于在核心区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平台功能,提升产业层次,加强对扩展区、边缘区的辐射作用。
第三,有助于推动创新成果在本地实现产业化。生物医药产业是人才、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通过区划调整能有效解决产业发展空间和相应的配套条件,降低企业成本,更好地发挥浦东在人才、技术和风险投资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创新成果在本地实现产业化。
第四,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优化投资软环境。
当然,区划调整对浦东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如何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理顺管理体制,通过产业规划和相关的优惠政策调整现有的生物医药产业布局,引导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和社会资本的进一步投入,增强生物医药研发创新实力和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等等,都是今后一段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