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斯坦福大学看我校在张江高科技园区的角色定位
(2011-02-01 15:22:00)
标签:
教育斯坦福大学产学研中医药 |
分类: 原创 |
斯坦福大学全称为小利兰·斯坦福大学(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始建于1885年,1891年正式开课。在上世纪20年代,斯坦福大学还是一所不知名的“乡村大学”,但到了60年代就跻身于美国的一流大学行列,1985年更被评为全美大学的第一名。斯坦福大学的成功与硅谷密切相关,是斯坦福大学的崛起为硅谷微电子工业创造了条件,而硅谷的发展也帮助斯坦福大学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二次大战后,“硅谷之父”特曼出任斯坦福大学副校长,而此时的斯坦福大学与东部的名牌大学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出路何在?特曼认为高校的未来在于人才,“要成为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教授”,但斯坦福大学对于名牌教授并没有吸引力。为此,特曼提出了“学术尖端”的构想,即一方面吸引顶尖人才,另一方面树立若干学术上的顶尖科系。通过出租7.5%的校园土地给从事高科技产业的工厂(即后来的斯坦福大学工业园),以土地创造的价值,斯坦福大学聘请了一批权威学者前来任教,而园区本身也吸引了众多的优秀人才。在斯坦福大学工业园的辐射作用下,加上宽松的经营环境、独有的融资渠道、充足的人才资源以及勇往直前的创业精神,高技术公司迅速形成群落,并逐渐向斯坦福大学南北两侧发展,硅谷由此诞生并迅速发展。
尽管在硅谷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斯坦福大学本身并没有以任何实体的形式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与运转,斯坦福大学扮演的是推动者和支持者的角色,通过与硅谷保持一种非常紧密的关系,及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转移到硅谷的大小高科技企业中,并不断地向硅谷提供大量的创新型人才。真正办公司的是该校的师生,硅谷早期的许多公司都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师生创办的,如惠普公司;斯坦福大学首创大学与工业界结合的科技园区模式,在硅谷与斯坦福大学有关的企业的产值占硅谷产值的50~60%;斯坦福大学已成为硅谷创业人才的摇篮;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企业已形成了“教学-科研-生产”的良性循环。
我校整体迁入张江高科技园区,也面临着当年斯坦福大学相似的问题和机遇。通过吸取斯坦福大学的成功经验,明确我校在张江高科技园区的角色定位,对于促进我校“世界著名,全国一流”中医药大学的目标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应承担起以下几方面的角色:
一、中医药知识创新的主体
斯坦福大学之所以是硅谷的心脏,与其先进的科技成果源源不断地直接流向硅谷密不可分。特别是对于斯坦福大学工业园的公司、企业来说,它们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是否及早地取得了大学研究成果的信息。我校既已整体迁入张江高科技园区,自然应成为园区中医药知识创新的主体,通过知识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张江园区创新体系的完善,并像斯坦福大学促进硅谷的形成一样,促进张江中医药谷的形成和发展。
另一方面,我校要发展成为高层次、研究型、外向型的中医药大学,也必须走“学术尖端”之路,走斯坦福大学提倡的“实用教育”(Practical Education)之路。不仅要在中医药基础研究,而且要在相关的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方面成为主导的力量。
二、教育、培训的基地
教育是支撑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基础,处在硅谷中的斯坦福大学也不例外。除了为硅谷的公司提供优秀毕业生外,斯坦福大学还与工业界签订了长期的“学位合作计划”,为公司合格的雇员提供研究生课程学习和攻读高一级学位的机会。斯坦福大学甚至开设了创业类课程,从理论上为企业家进行指导、培训。
我校是张江高科技园区唯一的全日制大学,不仅园区的发展需要我校作为教育、培训的基地,新校区教学条件的大大改善也提供了有力的软、硬件支持。我们应根据园区教育、培训的实际需要,结合学校的发展战略,在相关的师资、专业、管理等方面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真正承担起教育、培训基地的重任。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中药学等传统专业教育外,既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又具有园区产业基础的医药信息学专业,是我们亟须重视和加强的领域。应从医药信息领域的研发起步,迅速发展到医药信息专业,直至适当时机与民间资本合作创办独立的医药信息学院。
三、产学研合作的推动者
保持持续不断的大学-工业的合作关系,是斯坦福大学的传统,在实践中也已充分显示出了该校将大学与工业以及服务社会与最高学术水平结合起来的能力。创新系统网络理论也揭示,系统内的创新机会与网络结点数量以及结点之间的互动程度密切相关,高科技园区的发展离不开产学研之间的广泛合作。
由于现阶段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在产学研合作中需要更加积极主动。目前,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企业、研发机构对我校的依赖程度还很低,要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我校就必须在提高学术水平、改善科研条件、增强服务能力的同时,从管理体制创新入手,积极、主动地推动园区产、学、研之间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合作,密切相互间的关系。
四、创新、创业人才的摇篮
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在挑选企业人才时,总是把目光首先投向斯坦福大学。这不仅因为斯坦福大学是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具有雄厚的研究实力,还因为在斯坦福大学已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创业风气。斯坦福大学积极鼓励和支持学校师生创新、创业,著名的雅虎(Yahoo)、升阳(Sun)、硅谷图文(SGI)、思科(Cisco)等公司的创办人就是斯坦福的师生。
我校要成为创新、创业人才的摇篮,首先需要突破已有的人才培养观念,坚持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同时,需从体制、机制保障入手,鼓励学校师生勇于创新、大胆创业,造就众多的教授企业家、学生创业家。也许有人会担心因学校专业有限,可供我校师生创业的机会很少,但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因为从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产业结构来看,我们不仅在中药新药以及中药工程技术开发方面大有可为,而且在相关的生物制药、基因芯片、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系统等许多领域,都存在广阔的创新、创业天地任凭我们驰骋。
五、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制定积极的报酬制度鼓励教师与工业进行联系等措施外,斯坦福大学还积极做好创新、创业的服务工作。学校设有技术专利办公室,负责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斯坦福大学工业园既给予创业者高风险、高利润的机遇,又为他们的创业提供了一定的保险――技术、信息、资金的保障。
张江高科技园区在构筑创新服务体系方面业已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风险投资、产权交易、技术咨询、成果孵化、人才中介等方面的服务正不断得到完善。但我校在创新服务方面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例如对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服务、对学校师生的创业服务以及科技信息、培训交流、沟通连接、协调整合等方面的服务,都是园区所迫切需要的。我们应强化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水平,对创新服务的形式、内容、制度等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
于200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