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认为最伟大的投资著作转载5:后记
(2010-07-26 20:36:52)
标签:
股票 |
分类: 转载关于巴菲特的文章 |
后记
我们所熟悉的一对伙伴,终其一生在华尔街度过,管理他们自己和别人的资金。痛苦获得的经验告诉他们,应该安全而谨慎,不要想赚尽天下的财富他们建立了非常独特的证券投资方法,同时注重良好的获利能力与稳健的价值。他们避开任何价格似乎偏高的证券,其投资标的的价格一旦上涨到不合理的水准,他们便会迅速出清。他们的投资组合始终维持充分的分散,随时都拥有100种以上不同的证券。依此方式管理,虽然行情有涨有跌,但长期绩效良好;他们所管理的资金高达数百万美元,平均年报酬率约20%,客户也非常满意。
本书第一版发行的那一年,某家公司向这对合伙人提出一项投资议案,要求他们买进该成长企业一半的股权。当时,这家公司因为某些理由而无法吸引华尔街的青睐,许多重要的经纪商都拒绝经手这笔交易。但是,这对伙伴却十分偏爱该公司的发展潜力;决定这笔交易的因素在于价格,相对于当期盈余和资产价值,可谓相当合理。于是,他们用约1/5的管理资金收购该企业。他们非常认同这项新企业的投资,而且该企业也欣欣向荣。
事实上,该企业的经营非常成功,股价比他们当初投资的价格上涨了200多倍。股价涨幅远超过其盈余的实际成长率,而且股票开始上市,报价便已偏高——根据这对伙伴的投资标准。但是,既然他们将该公司视为“家族事业”,便忽视了股价的巨幅上扬,而决定继续持有大量的股权。基金的大多数参与者也是如此,通过这项投资,以及该企业随后陆续设立的子公司,他们都变成了百万富翁。
非常讽刺地,这一笔投资决策的总获利远超过他们20年来在专业领域中通过普遍的调查、无尽的思索、和无数的个别决策,所获得的总获利。
对聪明投资者来说,这一则故事有何启示?明显的启示是:华尔街存在着许多可以赚钱并且保有财富的方法。另一项启示则不甚明显,星云的机遇或极为明智的决策——我们是否能够判别期间的差异?——便可能远超过工薪阶级一辈子的努力。(*)但是,在幸运或关键决策的背后,必然存在着准备和纪律。一个人需要准备充分而且阅历丰富,这样的机会才会敲他的大门。一个人必须有方法、有判断力以及勇气,才能够掌握机会。
当然,我们无法承诺每一位聪明投资者都碰得到类似的奇遇,即使他始终保持谨慎而机警的投资态度。我们先前曾经取笑拉斯科布的口号,也不打算以此承诺读者:“每个人都可以致富。”但是,金融投资领域的确充满了潜在的机会,明智而进去的投资者应该可以在这千变万化的世界中发现趣味与利润。兴奋则是少不了的。
*事实上他们必须承认这笔交易几乎失败,因为合伙人要确信买进价格有100%的资产价值做后盾。结果价值50万美元的会计项目转身变成未来3亿美元的价值。他们的狗屎运因为坚持而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