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认为最伟大的投资著作转载02:巴菲特序
(2010-07-26 20:19:30)
标签:
股票 |
分类: 转载关于巴菲特的文章 |
巴菲特序
我在1950年代初期,阅读了本书的第一版,当时我才十九岁,我认为这是投资领域中最佳的书籍,目前我仍然如此认为。
成功地投资生涯不需要杰出的智商,非比寻常的经济眼光,或是内线消息,所需要的只是下决策时的健全智识架构,以及有能力避免情绪破坏该架构,本书明确而清晰地描述该架构,你必须将情绪纳入纪律之中。
如果你遵从葛拉罕所倡导的行为与商业原则,尤其是第八章与第二十章珍贵的建议,你的投资将不会出现拙劣的结果(这是一项远超过你想象范围的成就) ,你的杰出绩效将取决于运用在投资的努力与智识,以及在你的投资生涯中股票市场所展现的愚蠢程度,市场行为越愚蠢,明智的投资机会便越多,遵循葛拉罕的教诲,你将从愚蠢的行为中受益,而不会参与其中。
对我来说,班哲明.葛拉罕不仅是一位作家与导师而已,除了我父亲,他是影响我一生最大的人,在班哲明于1976年去世后不久,我在金融分析师杂志发表了一篇追悼他的文章,阅读本书时,我相信你会感受到我在赞辞中所提及的一些特质。
巴菲特
班哲明.葛拉罕
1894年-1976年
几年前,班.葛拉罕当时已年近八十,他向一位朋友表示了一种想法,希望每天都可以做一些「傻气具有创造力而慷慨的事」
这种想法的第一个古怪目标充分反应了他观念表达的方式,拒绝以说教或自以为是的方式阐述其见解,他的观念虽然十分强而有力,但表达的方式却是如此亲切。
就创造力来衡量,本杂志的读者无须我来详述其成就,任何学科的创史者通常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便为继承者夺去光芒,本书为纷乱而混淆的投资活动带来了结构与逻辑,在他出版之后的四十年,我们仍难在证券分析领域内发现任何后继之人,在此领域中,大多数书籍在出版之后的几周或几个月内,就看起来相当可笑,但班哲明所倡导的原理却仍稳固如山,其价值在金融风暴袭卷脆弱智识架构的过程中,却更加凸显,而为人们所认同,他所提倡的稳健原则始终为其追随者带来可观的报酬,即使这些追随者的天赋远逊于其它更有才华的投资者,后者却因为遵循耀眼或时髦的理论而失败
班哲明在其专业领域的杰出成就上存在着一项显著特色,即使不围绕在单一宗旨的狭隘心智活动,他是一位学识渊博之智者的偶然副产品,我不曾知道任何人拥有如此宽广的心灵,他对任何新知识都充满无限的好奇心,并且能够透过回忆将他们重新塑造,运用在看似毫无关连的问题上,为任何领域的思考带来喜悦。
然而他所追求的第三项目标-慷慨,是其它人所无法比拟的,我将班哲明视为我的导师、我的老板和我的朋友,在各种关系中,如同在他与所有的学生、雇员和朋友的关系,他都能在观念时间与精神上提供绝对开放而毫无保留的慷慨态度,如果需要清晰的思考,则无其它更好的去处,如果需要鼓励或建议,则班哲明将是最佳依靠
华特利普曼曾经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班哲明.葛拉罕正是这种人。
录自《金融分析师杂志》19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