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非北海孔文举,谁识东莱太史慈

(2023-10-24 18:56:16)
分类: 杂谈随感

       自非北海孔文举,谁识东莱太史慈

 

自非北海孔文举,谁识东莱太史慈
我家案头的竹屏风就类似这样

  
    小时候,家里有一个桌子上放的小小的竹屏风,大概是父亲买的,也算文房玩物吧。上面刻有许多古诗古画,都忘了,只记得两旁有一副对联——自非北海孔文举,谁识东莱太史慈。当时看不懂,也不知道“孔文举”和“太史慈”都是谁。
    后来竹屏风在文革中被红卫兵抄走了,再后来我才渐渐知道了原来“孔文举”就是小学时学过的“孔融让梨”的那个三国时代的大名士孔融,因任“北海相”又称“孔北海”,“太史慈”则是三国时代我们非常喜爱的武将,在神亭与小霸王孙策大战多少回合不分胜负,后来感于意气,归降了孙策,成为东吴名将。

 

自非北海孔文举,谁识东莱太史慈
孔融让梨
 

    这副对联的意思是说,如果不是孔融慧眼识英,谁都不知道有太史慈这么个人。但这里面有什么典故还是不知道。
    最近忽然想起来小时候家里的这个文物,才上网查了查,美国人发明的因特网这东西真是好,不管什么不懂,一查便得。
    原来这副对联出自苏东坡的一首诗:

 

        留别登州举人

 

    身世相忘久自知,此行闲看古黄腄。自非北海孔文举,谁识东莱太史慈。
    落笔已吞云梦客,抱琴欲访水仙师。莫嫌五日匆匆守,归去先传乐职诗。

 

    这是怎么个故事呢?
    在太史慈尚未发迹前,只是个政府里的小吏,跑腿的。孔融听说太史慈为了完成上司交的一项任务,任侠仗义,闯了祸,并因此避祸辽东,于是多次资助太史慈的母亲。但孔融为什么要资助?未查到资料。是因为孔融钦佩太史慈的为人呢?还是出于同情太史慈母亲的无助呢?或兼而有之?或是为了笼络此人,日后有大用呢?不得而知。不过以孔融之清高,第三种可能性似乎不大。
    后来当孔融被黄巾军管亥包围的时候,太史慈已从辽东回家,母亲为了报答孔融,叫太史慈前往帮助。太史慈便奉母命往援孔融,孔融请他突破黄巾军包围,前往刘备处求助,太史慈成功完成任务,请来刘备为孔融解围。

 

自非北海孔文举,谁识东莱太史慈
 
    事后,孔融更加重视太史慈,说道:“你真是我的少友啊。”但日后并未见孔融将太史慈收入帐下,可见孔融只是钦佩太史慈为人,同情太史慈的母亲。资助他母亲并非有所图。
    太史慈回家见了母亲,母亲也说:“我很庆幸你得以报答孔北海啊!”这就是历史上一段知恩图报的感人故事。
    前两年我去江苏镇江旅游时,在北固山亲见太史慈墓,对英雄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令我伫立了很久。

 

自非北海孔文举,谁识东莱太史慈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有诗赞曰:
        矢志全忠孝,东莱太史慈。姓名昭远塞,弓马震雄师。
        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战时。临终言壮志,千古共嗟咨。
    这诗就说到了太史慈两件最有名的故事——“北海酬恩”、“神亭酣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