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首都剧场看人艺的《小井胡同》

(2023-09-19 11:52:04)
分类: 岁月追忆

       在首都剧场看人艺的《小井胡同》

 

    去北京旅游总得有二三十回,因常去美术馆,稍南一点儿,王府井大街上的首都剧场来回路过了不知多少次,但从没进过这座圣殿。

 

在首都剧场看人艺的《小井胡同》
我去看《小井胡同》当晚用手机拍摄 


    这座建于1954年的剧场,我从年轻时就已经在《建筑图集》上读到并烂熟于胸了。它体量不大,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极富艺术魅力,灰黄色的大理石贴面显得庄严典雅。据说它以中亚传统风格的塔什干歌舞剧为蓝本,平面和外形构图与塔什干剧院基本相仿,但在建筑和室内外装饰上体现出了中国民族传统建筑的特色,如使用雀替、额枋、影壁、藻井、华表以及沥粉彩画等,使这座对称庄重的现代建筑具有强烈的中国建筑艺术风貌。
    它是“人艺”的专用话剧剧场,排演了许多著名剧目——《龙须沟》、《骆驼祥子》、《茶馆》、《雷雨》、《日出》、《小井胡同》、、《天下第一楼》等等。


    去年我专程去剧场附设的小展览馆参观了人艺历史展,当年的场景设计图仍历历在目。这里名人荟萃,第一拨如人艺团长曹禺,导演焦菊隐,著名演员舒绣文、于是之、英若诚等,以演出“京味儿”话剧为特点。

 

在首都剧场看人艺的《小井胡同》

首都剧场内的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

 

在首都剧场看人艺的《小井胡同》
《骆驼祥子》的场景设计图稿


    今年,在北京工作的孩子专门买票孝敬父母,2013年9月28日,我们在向往多年的首都剧场看了一场濮存昕主演的,典型京味儿的《小井胡同》。

 

在首都剧场看人艺的《小井胡同》
 
    在北京叫做“小井胡同”的大概有七八条。解放前老北京有句话“东富西贵、南贫北贱”,这场话剧所说的小井就是位于北京南城的一条小胡同。这里住的都是些极寻常不起眼儿的老百姓,其中有开电车的、面铺掌柜的、国民党军队的伙夫、当过巡警的鞋匠,卖水的、卖艺的、算卦的、从良妓女、潦倒旗人,总之没有一位大富大贵的主儿。
    这场五幕话剧从49年解放前夕开演,历经58年大|跃|进、66年文|革|破|四|旧、76年四|人|帮倒台,一直到80年改革开放之初,跨度近30年。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位叫做“小媳妇”的极|左|分子,整人爱好者,极其可恶,而且一直混得不错,成了小井一霸,最终她的居委会主任一职被小井居民选下去,大团圆结局。

 
在首都剧场看人艺的《小井胡同》
濮存昕和何兵


在首都剧场看人艺的《小井胡同》

在首都剧场看人艺的《小井胡同》

在首都剧场看人艺的《小井胡同》
极左可恶的小媳妇儿

  
    虽票价不菲,仍远坐在二楼,看不清听不清,看不清关系不大,我们带着望远镜,能清晰看到濮存昕、何兵等名角的表情。听不清可就惨了,本来北京话就含糊不清,跟嘴里含着个枣核儿似的,方言俚语又多,人物关系又复杂,还没有字幕。整个剧情稀里糊涂,好在总算圆了我们亲临首都剧场,亲眼目睹人艺名家的表演的梦。

 
在首都剧场看人艺的《小井胡同》

开场之前在楼座俯瞰

 

在首都剧场看人艺的《小井胡同》
全体演员谢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