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高大上的马屁叫用典

标签:
传统文化国诗馆国学诗词诗歌 |
分类: 甘棠国诗馆 |
有一种高大上的马屁叫用典
(国诗馆初级班讲座实例)
前几天国诗馆初级班讲《声律启蒙》上平三江,其中有一句“主簿栖鸾名有览”,典出《后汉书》:
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无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涣谢遣曰:“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今日太学曳长裾,飞名誉,皆主簿后耳。以一月奉为资,勉卒景行。”
县令手下的主簿,就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或县办主任之类的。主簿是个小官,因为仇览干过,所以后人在赠诗给主簿一类官员时,常用这个典故。当然有拍马屁的含义,意思是您是大才,暂时委屈在主簿这个职位上,以后必定前程远大。比如宋人王十朋的下面这首诗:
张光大赴长沙簿
同舍张公子,长沙远宦游。读书真有用,谋道了无忧。赋鵩休悲贾,栖鸾暂屈仇。荐章行引类,文帅是鳌头。
“赋鵩休悲贾”自然用的是贾谊的典故,“栖鸾暂屈仇”则用的是仇览的典故。
所谓用典,其实就是从历史上选相关的牛逼人物的事迹,来比附当下的人和事。比附有多种,同姓,同地点,同官职,同遭遇等,都可以用来比附,说白了,就是一种高大上的马屁。
比如下面这首宋人的词:
解佩令寿李宰二月三十
曾妙年拾芥功名易。暂栖鸾、何厌小试。迤逦哦松,便整顿、河阳桃李。寿几许、也犹固未。 归来谩、学个陶潜志。遇诞辰、昴宿降瑞。春色三分才过二。寿觞沉醉。祝等彭祖八百岁。
这首词是赠给一个姓李的县长祝寿的。“曾妙年拾芥功名易。暂栖鸾、何厌小试。迤逦哦松,便整顿、河阳桃李”这几句,描述了李县从主薄到县丞,最后做了县令的仕途经过。这里一句一典,连用了四个典故。
第一个是“拾芥”,典出《汉书·夏侯胜传》:
传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
青紫是公卿服色,“拾地芥”比喻取之极易。“妙年拾芥”说明李县年纪轻轻就步入仕途,有了功名。第二个典故就是仇览了,说明李县小试手身,先做县办主任。再接下来就是“哦松”这个典故,是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里面的。讲的是韩愈的一个哥们叫崔斯立,此人做了蓝田县丞,他官署里种有松竹等植物,这货常在松间吟哦诗文,因此“哦松”就常用来代指县丞。最后是“河阳桃李”,用的是著名的潘岳的典故。潘岳曾做过河阳县令,令全县种桃李,号称“河阳一县花”,被认为是美政。这里显然是说李县从县丞升为县令了,并且还歌颂了一把李县的政绩。
这位李县长从县办主任到副县长再到县长的升官路线图,通过典故来写,就不露痕迹并且显得高大上。因此说典故其实就是一种高大上的马屁。当然,典故有利也有弊,其弊在遮蔽了具体的、真实的细节,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欲参加国诗馆讲座,欢迎加QQ群219429048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