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象皮的有关评论

(2012-06-29 22:16:21)
标签:

象皮

诗词

网络诗词

李子词

杂谈

分类: 七嘴八舌

原文地址: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187883&PostID=2158025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187883&PostID=2158005

作者:象皮

 

渔歌子·洞庭落日
  雁字天边剪暮红,浪衔沉日水熔熔。芦叶垸,藕花冲,夕烟袅袅暖回风。
  ——Lizi
  注:垸、冲,名词,洞庭湖区方言,指湖区的村庄。
  
  
  Lizi,又名李子栗子梨子。湖南人。工学硕士,诗坛新战士(诗龄也就一年吧)。也是我们侠客岛联合诗坛顾问团中最早的成员之一。上面这首《渔歌子》是榕树下第二届网络文学大赛旧体诗歌获奖作品(以李子的实力,在参赛入围选手中脱颖而出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但是我很奇怪评委们为什么会从李子的一组作品中只选出这首为代表。以我的眼光来看,这首肯定不是李子参赛作品中最好的,不过当我想到那里面真正懂旧体诗的评委惟有寥天同志时也就释然了,呵呵)。这首词是一首“单调”的小令。虽然全词字面上很流畅,工美,但是于意境上并无大的突破之处,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可回味的地方并不多。那最后一句的“暖回风”反倒有几分“老干体”嫌疑,这也实在不是李子同志一惯的写实主义,所以我以为,无论如何,择这一首为李子的代表作实在是对李子同志的一种“沉重打击”。

令词的结构短小,因此要求有高度的浓缩感。画面剪辑是一种最常用的令词写作手段。这首词通过“雁字、沉日、芦叶、藕花、夕烟”这些关键性画面来表现自己的心态。并且剪辑出来自己的特点。且看首句:“雁字天边剪暮红”,这一句的出彩的地方是“剪”字。雁字也好,天边也好,暮红也好,都是古典诗词中俗得不能再俗的事物了。我们再用这些词就一定要剪出自己的水平来。这个“剪”字就显出想像力水平了。既有形感(暗扣雁字之形如剪),又有动感。我们写词的时候也要讲炼字,这里就是炼字的水平。一般来说重点要炼的是动词。最好能炼到那种貌似“无理”实则“有理”、貌似“随心”实则“精心”的境界才好。第二句“浪衔沉日水熔熔”,这里如果不是李子笔误的话,那这句话就属于炼出毛病的典型。错在“熔熔”二字上。李子同志可能错误地以为“熔熔”比“溶溶”更能表现红日照在水面上的那种暖色调,但这不但是完全生造词汇,而且还犯了常识性错误。熔是固体熔为液体的意思,水熔熔可能从化学家的眼里就只能勉强解释成冰融化成水的意思。如此,这一句所写非但不是暖色调,而且还成了冰天雪地了,岂不是荒唐可笑?事实上这里只要用“溶溶”就很好了。“溶溶”既有宽广貌的意思(《楚辞·九叹·愍命》有“心溶溶其不可量兮”的句子),又有水流动貌的意思(《阿房宫赋》有“二川溶溶,流入宫墙”的句子)。用在此处,正合上下文原意。而“熔熔”说实在的,我还真没听说过有何出典的。(榕树下的诗歌评委们或许以为“熔熔”“溶溶”五行差不多吧,没什么差别的。“榕榕”“镕镕”也应该能通用)抛开这处错误不说,这个句子应该还是不错的。“衔”字也是炼得不错。一个“衔”,就把画面动起来了,把无生命的“浪”有生命化。这都是炼字的学问。第三四句“芦叶垸,藕花冲”,也是全词的出彩之处。好就好在这里的两个地方性色彩很浓的名词“垸”和“冲”。形成了一种很强烈的地方风味。加上前面的芦叶和藕花的修饰,一种洞庭田园美好风光就出现在我们眼前(这风光有别于其他地方也就体现在这两个地名了)。在写作中适当运用地域色彩浓厚的语言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这并不是说随便用方言入词,而是有选择地运用能够为全民族理解的那些方言。如吴方言中的“侬”字相信大家都能懂。而这个“冲”字,大家也没人不知的(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最后一句“夕烟袅袅暖回风”这一句也是很见功力的。“夕烟”是人的活动,正是洞庭人家生火作饭之时。这里不直接写人,是“此处无人胜有人”。“暖回风”是双关语,既是写景,也是写心情。全词通过这样一组画面比较含蓄地反映了洞庭人民“当前的幸福生活”。所以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是理所应当的(这是因为评委们多数都过上了比这还“幸福的生活”,所以就很能认同这种风格的作品)。我是比较了解李子学诗经过的,知道李子这首词还只是他初炼笔阶段的东东。比起李子后来的一些更符合生活实际的作品来说,这一首的确是差了点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亂彈一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