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的诗词讲座纪录
(2012-03-20 14:34:38)
标签:
杂谈 |
本来是17号晚上有一场诗词远程讲座的,结果临时停电,就移到了18号下午两点半。这样18号就连讲了两场。一场在“诗词讨论课”QQ群,一场在“诗词基础讲座”QQ群。
“讨论群”的那个,主要讲了诗词与电影的比较。强调了诗词要有意识地进行文学创作,有意识地学习电影创造人物、情景,提出了在“经历诗词”、“议论诗词”之外,还应有“文学诗词”。除此之外,讲了我的一个老观念“以物证心”,强调以客观叙事来蕴含情感力量,而将价值判断抽离。同时,强调诗词要追求故事片一样的真实感,而不能过度“道具化”,在诗词中孱入道具化的名物和动作,将戕害作品的感人力量。实质上,这是一个文学和艺术的问题。应该增加诗词的文学含量,而减少其艺术含量。应该更像故事片,而不应该更像京剧。最后讲了一个诗词的画面感的问题。画面感,应该约等于常说的“意境”。诗词应该强烈追求画面感,这点也应该向电影学习。在选择词汇上,具象词优先于抽象词,一般而言,名词优先于动词,动词优先于形容词。一首诗词,应该要有足够多的“实物”和“场景”。
讲完这些个“理论”后,又讨论了几首诗友们的诗词。发现“隔”的问题非常之严重。绝大多数人无法做到一个“切”字。写某件事却不像是这件事,写某个行当的人却不像是这个行当的人。真则不能美,美则不能真。特别是,道具化,生涩硬凑,喜用僻字怪字,这种情况凸显了网络诗词的流行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