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诗词青年峰会2011年6月6日(端午节)将在北京举办

标签:
诗歌诗词峰会屈原奖诗词峰会诗词研究院端午诺贝尔奖 |
分类: 诗词峰会 |
前天,与叩石兄等讨论了2011北京中华诗词青年峰会和屈原奖的事。峰会和屈原奖还是要办下去的,很快就会发布公告。很多人总是认为,峰会和屈原奖未必会有下届,而09年也确实夭折了一届。不过现在的事实是,不管外界怎么传说,主办方的态度很明确,峰会和屈原奖一直在延续。如果真能坚持做它几十届、上百届,没准就能做成诗词界的“诺贝尔奖”。
总结上一届的经验,这一届屈原奖在规则上会做些调整,以保证公平、公正、公开。但大的方向,比如投稿制,是要坚持的。命题制或推荐制,都不可行。
峰会的流程也会有所调整,做到更合理、更紧凑。但总的方向不变,依然是民间的会,平等的会;依然不设主席台,不邀请官员到场讲话;依然是融鸡尾酒会和演出会形式于一体。
虽然峰会只办了两届,屈原奖只办了一届,但影响还是有的。从网上搜索,能搜出一大堆相关的信息来。纸媒报道的也不少。
其实,峰会的一个主要定位,应该是提供一个平台,一个诗词圈与外界对接的平台,或者说,提供一个外界了解诗词圈的窗口。因此,峰会有一部分诗人就够了,其他人,应该是学界、商界、媒体界和文学评论界人士,以及对诗词有兴趣的公众。不少人有误解,认为峰会是诗词圈内部的一个大型雅集,会会老朋友,吃点喝点,再来唱和一把,这种想法与峰会的定位是格格不入的。峰会是要把诗人“推出去”,而不是搞“内循环”。
第二届屈原奖的投稿计划在12月1日开始,2011年3月底结束,投稿地址在诗词网的“屈原奖专区”。
第二届峰会暨首届屈原奖词组“十强”照片
著名汉学家倪豪士向首届诗部“屈原奖”获得者毛进睿(闹莲花斋客)颁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