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诗词圈内人对赵忠祥写诗的反应

(2008-10-23 21:12:40)
标签:

诗歌

诗词

格律

赵忠祥

分类: 砸七杂八

  赵忠祥写诗后,议论很多,一些诗词圈里的朋友也卷入了。主要是年轻诗人,前辈们都比较矜持,又不会上网,自然也就不掺乎。粗看了一下,除我本人外, 在新浪网评论这事的诗词圈内人,还有徐晋如、燕台、向闲、书生霸王、天放等。

  徐晋如的评论很专业,一方面是对中华诗词(BVI)研究院的详细介绍,一方面是对赵诗的逐首点评,态度很平和,以鼓励为主。对赵诗的点评,颇见水准,除了个别地方外,我都同意。

   众多网友为老赵辩护,说是“不以律害意”,对此,燕台写了篇博文,认为格律就象练武的蹲马步,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个必经的阶段;对于老手来说,就不必特意把它放在心上了,虽不放在心上,因为练熟了,一招一式自然会符合规范。燕台这篇博文,对那些浮躁的外行来说,可能会有些说服力。

  不久前在九江见到向闲,酒桌上大家也谈起赵忠祥的事,回来后又看到他的博文,大意是呼吁文艺批评要宽容,认为赵不是专业诗人,不应该苛求。他大概认为,这样一苛求,会把人吓住了,不敢再写诗了。其实,我认为恰恰相反,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强烈的反响,引起热烈的讨论,新浪的首页也才会给你推荐。我的两篇评赵的博文,点击率合计在50万以上,加上老赵本人和其他博友的文章,点击率达数百万之多。试想,这其中有多少人因为这次热议,知道了格律诗这个概念,知道了四声、平仄、格律、入声等概念,有多少人悄悄地改正了自己诗词的毛病,又有多少人因此而对诗词产生了兴趣。这些都对诗词的普及有莫大的好处,都是正面的影响。

    至于是否有人因为知道了写诗原来还有这么多清规戒律,从而被吓住了,放弃了,也不能说没有。但这样的人,本身应该就是兴趣不大只会写写打油诗的人,那些有浓厚兴趣、写作时间较长、写得较好的人,绝不可能因为这样一个事而放弃。目前,整个社会存在一大批打油诗、老干体、顺口溜,充斥各种媒体,它们的数量比正儿八经的诗词要多得多。“黄钟毁弃,瓦缶雷鸣”,这些东西,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误导了公众,很多人以为诗词就该是这样子的。所以,这些人因畏难而放弃写那些东西,对诗词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是好事,至少可以对公众少点误导。只有下猛药,才能矫正社会的流弊。天放主张的悄悄给老赵写个纸条,告诉他哪里不对,这样的办法顶多对老赵有用,对整个社会流弊无用。

    还有人说老赵“挺可怜的,这么多人骂”,这就有点搞笑了。老赵绝对比我们幸福多了,怎么会可怜?有人早就指出,老赵弄这博客,就是炒作他的书。每当有新书出来之前,他就在博客上闹腾,大量发贴子。所以,真要是谁也不尿他,他就难受了。骂他的人越多,越闹腾,他越高兴。这不,这几天眼见得这事有些消停了,他马上一改前面谦谦君子的脸谱,放出狠话说“我15岁就写得很好,挑我剌的人都不懂诗”。而就在一个星期前,他还在说“不少网友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点评,使我受益良多,幸甚幸甚,再拜再拜!”前后判若两人,翻覆如此之快,如果不是脑子坏了,那就是别有图谋。“司马昭之心”总有人看不明白。

   最后要说下书八(书生霸王)。书八是网上的一个笑话,长期以来一直具有娱乐功能。且看他说的话:“我觉得,当代诗坛,我的诗词水平是最好的,我的创作方向是最正确的。”这还不是最搞笑的,更搞笑的还有:“谁要不承认我是当代第一,谁就不配做我的朋友。”他最近投靠某些老干,与老赵同志也有些私下交往,于是一反他过去拿着放大镜找别人格律毛病的嗜好,拼命为老赵涂脂抹粉。可笑的是,这位“格律高手”,在这篇为老赵辩护的文章中自己写了一首诗,第一句的格律就有问题,被他经常批判的徐晋如反噬了一口,只好乖乖地躲到地洞里去了。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认为,老赵同志引起的这番闹腾,有点像我党当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是好事,是很牛B的大好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