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误读的截止日与被消费的入学焦虑

(2017-02-28 21:41:47)
标签:

杂谈

2月2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里面明确提到,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消息一出,迅速引发热议,有媒体称:厉害了!教育部明确:小学入学年龄截止日不再限于8月31日!会改到12月31号?(《法制晚报》2月26日)

一则例行公式的教育部通知,经过媒体一包装,摇身一变就成了讨论度颇高的公共议题,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化腐朽为神圣”,以及舆论场的浮躁与喧嚣。小学入学年龄截止日会从8月31日改到12月31日吗?虽然报道中巧妙地打上了一个问号,但是指向性已经非常明显,由不住你不相信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既定事实。更何况,相比这个话题的关注度,还有几个人会注意到这个不起眼的“问号”呢?

关于小学入学年龄截止日,相关教育法律法规中并无明确规定,但我国《义务教育法》中有一条说的很清楚:凡是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很明显,“满6周岁”是一个刚性要求,只有在满足这个条件的前提下,讨论截止日的问题才有意义。只要《义务教育法》关于小学入学年龄的规定不改,截止日就没有改变的依据和可能性。

教育部办公厅为何在今年的入学通知中特意加上“截止日”这个概念,确实有些突然,也难免会引发猜测和臆想,但也不必过度阐释。两种可能,其一只是为了让表述看起来更加全面和流畅而已,并无确切指向。比如说入学年龄也可“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难道还有可能改到5周岁上学?其二是,随着全面二孩子的放开,未来几年会有一个小学入学小高峰,修改入学截止日,提前消化一部分适龄儿童。但这仍然要以修改《义务教育法》为前提。

从情理上说,入学截止日也没有改变的任何必要。将截止日设定在8月31日,9月1日出生的孩子仅仅因为晚了一天甚至几小时,就得等上一年再上学,家长肯定会感到懊恼和不满。但是如果改到12月31日,1月1日出生的孩子的家长又能心平气和地接受吗?这就是规则,如果找不到一个让所有人满意的万全之策,那么只能设定一个让大多数人满意且相对公平合理的标准。更要看到的是,截止日为8月31日已经实行了很多年,而适龄儿童与教育资源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恒定的,如果突然改变,就有可能对现有的教育秩序和管理形成冲击。比如前一年入学新生特别多,下一年又会特别少。

入学截止日究竟是8月31日还是12月31日,真的有那么重要吗?相比于漫长的人生以及长达十多年的受教育生涯,差个一年半载入学真的那么不可接受吗?“截止日”三个字重重敲在许多家长的心房,引来无数猜测与解读,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无关政策本身,而是指向了这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入学焦虑、成功焦虑。出名在趁早,入学要趁早,励志鸡汤说“35岁没当上高管你就被淘汰了”,甚至还有大学校长提倡谈恋爱都要趁早……似乎什么事都得领先别人一个身位,但凡落于人后就认为是巨大的失败。于是很多家长自己感到人生无望,就把这份“着急”的心态投射到孩子身上,恨不能给孩子的成长按下“快进键”。其实真没这个必要,与其永远在追赶你永远赶不上的时间,不如适时地慢下来,与时间同步,从容地享受生活的乐趣,过好当下的每一刻。

http://news.sina.com.cn/c/nd/2017-02-25/doc-ifyavvsk3487094.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