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褚橙减产,玩的是饥饿营销的套路吗?

(2016-12-15 14:37:30)
标签:

杂谈

今年褚橙的上市时间,比以往来的更晚一些。按照惯例,褚橙的上市时间一般为每年的11月初,但是今年延迟到了11月中旬左右。比上市时间晚更坏的消息是,褚橙的大幅度减产。去年褚橙产量约为11000吨,今年则只有8000吨,减产幅度达到30%以上。褚橙官方表示,分配到昆明的量最大约1000吨,云南全省的褚橙在1500吨左右。

褚橙大幅减产,还能满足消费者的胃口吗?依托褚橙强大的品牌认知度以及消费美誉度,减产对市场的冲击还是比较大的。首当其冲的便是褚橙的经销商,一片哀叹之声。按照预期,褚橙从来不愁销量,基本上拿多少就能卖多少,减产就意味着减收。其次是价格上的上浮。在零售市场,每箱褚橙大多会加价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问其原因,老板倒也实在:货少,难拿。唯一的好处是,褚橙的减产,让出了一部分市场空间,带动了其他品牌的销售。比如某农贸市场,有商家打出“假冒褚橙”的标语,这大腿抱得也算是别出新裁。

问题来了,褚橙减产,玩的是饥饿营销的套路吗?

这很符合惯性思维,当然大多数人也都是这么想的。市场上,像褚橙这种包嫌不赔的品牌并不多,万众期待中,口水都流下来,你来个减产30%,不就是为了吊足消费者的胃口吗?这种思考方向通常都是正确的,但你要知道,这是褚橙,掌门人是连马云、刘强东、王石等商业大佬都得膜拜的褚时健先生,你若真这么想,那就是低估了一个见过太多大风大浪的89岁老人的格局和气度。饥饿营销这种庸俗、低级的江湖伎俩,能入他老人家的法眼?

对于褚橙减产,褚时健是这么说的,“死磕糖酸比,砍树扔掉千吨橙”,“去年8个果子才一公斤,今年我们做了改进,5个半橙子就一公斤,甚至有1%-2%的果子4个就一公斤,果子大了,果肉多了,吃起来更舒坦。而且今年果子着色特别好,基本消灭了白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去年有经销商、市民普遍反映褚橙果小、口感偏酸以及对褚橙种管疏漏有过质疑。所以今年夏天,褚橙果园砍掉了3.7万棵橙树,将之前果园1.5米的株距增加到3米,保证充足的阳光和空气的流通顺畅。

褚橙减产的秘密就是这么简单,没有那么多的江湖套路,有的只是企业家的真诚,以及对消费者的尊重。作为企业家,褚时健不是不知道市场和消费者对褚橙的高期待值,不是不知道以褚橙的品牌效应,别说减产,就是增产,也依然可以卖得很好,但他更知道,品质才是任何一种产品和品牌的核心竞争力,降低品质追求一时的销量,是极其短视的行为。褚橙之所以成为褚橙,不仅仅是因为他褚时健这个名字,更是因为品质经得过市场的考验,经过了许多看不见的市场激烈竞争才能脱颖而出。市场是无情而多变的,你可能今是宠儿,明天就是弃子,你不尊重消费者,就会被消费者所淘汰,即便像褚橙这样的业界标杆,也依然要有危机意识,时时侧耳倾听消费者的声音,随时做出改变。

这或许也是褚橙成功的关键所在。市场上,和褚橙一样打着名人光环出道的品牌不知凡几,为何褚橙一枝独秀?举个小例子:虽然已经89岁高龄,褚时健先生一直高度关注着每一期褚橙的指标报告数据,约摸10天就会亲自下地尝尝褚橙实时变化中的口感。这就是一种专业态度和工匠精神。企业家不仅要对企业发展方向和市场动态有大局观、大视野,更要懂得从细节入手、从小处着眼,于细微处见大智慧。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人们往往因为惊叹于梅西的天才,而忽视了他的努力。同样道理,世人折服于褚老以高龄之身二次创业所取得的成就与辉煌,而常常忘记他其实更像是一个兢业业的老农民。

云南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不多,褚橙来之不易。褚橙减产,或能给本土企业和品牌一点有益的启示:请慢些走,听听消费者的声音。钱可以快嫌,但一个品牌的养成,却需要足够的时间和耐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