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受贿上亿元、坐拥一百套房产,敛财渠道涵盖工程建设、医疗采购、人事任免……被称为“双百院长”的原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王天朝受贿案,18日在昆明开庭审理。庭审中透露出的种种信息表明,王天朝涉嫌创下医疗系统官员腐败的多项“纪录”。(《北京晨报》8月19日)
普洱市检察院指控了王天朝的15项犯罪事实,其中王天朝被控受贿的1亿多元绝大部分来自医院和职工小区建设项目,控罪跨越2004年至2014年,均发生在王天朝任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期间。有好事网友算了一下,王天朝10年院长生涯,平均每天受贿近3个亿,平均每月贪污一套房外加一个车位。如此腐败“伟业”,着实令人震惊,至少是在医疗领域,很少有人能出其左右。
透视“双百院长”受贿案,几乎包含了所有的腐败元素。一把手权力独大所造成的监管真空,买官卖官猖獗,一个人的贪腐变渐渐演变为一种“塌方式腐败”。利益均沾下,腐败分子形成了强大的攻守同盟……此前更有消息称,王天朝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其家人也曾参与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这又是一种“家族式腐败”。所有这些,既为“双百院长”的贪腐行为增加了迷惑性和欺骗性,使其胃口越来越大,犯罪时长达10年之久,也是导致其最终走向毁灭的根源。
从犯罪形态上看,王天朝属于典型的“基建型”腐败,其所收受的现金和房产也主要来源于此。近年来,全国多地公立大型医院频频扩张,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也不例外。不仅在昆明安宁市太平新区建设了新昆华医院,老医院里也拆旧建新。无论是门诊楼、住院楼,还是电梯及医疗采购,处处都留下了王天朝敛财的痕迹。这其中,需要反思的不仅是监管上的滞后。事实上,“基建型”腐败在许多地方和行业,都是一种普遍现象,甚至连一些所谓的“清水衙门”都未能幸免,比如高校,也因此被舆论视为腐败重灾区。
究其根源,除了基建项目投资巨大、利益惊人之外,更重要的恐怕还在于某种政绩评价上的误区。现实中,一些热衷于搞发展、搞基建、喜欢折腾的一把手往往被视为能干、有魄力,更容易受到赏识,也因为能为单位或部门带来福利,而得到大家的拥护。相反,那些不显山不露水,一心放在提高业务能力上的领导,反而会被认为保守、落伍,没有发展的眼光。因为相比于业务上的提高,盖一幢新大楼、开一家新医院,见效快,更容易看见政绩,这就会导致一种逆向评价。“双百院长贪腐10年而屹立不倒,某种意义上说就与他能折腾、能干“大事”密不可分。
医疗腐败是一种系统型的腐败,在这条食物链上,最上层是院长,下面是买官的科室主任、医药代表及各种生产商,最底层就是无辜的患者。医疗越建越多,设备越来越先进,但是经过数轮医改,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依然没有实质性的改观,问题何在?因为这些公共资源早已被个人欲望过度透支,在民众的看病账单里,相当一部分腐败的水分。
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作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尤不作诱奸之事……希波克拉底誓言,是每一个学医之人都必须诵读的经典。站在被告席上的“双百院长”,可曾还记得自己当初的模样?
http://news.sina.com.cn/o/2016-08-19/doc-ifxvcnrv02948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