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患纠纷何以成为站队表态?

(2016-01-28 00:00:34)
标签:

杂谈

日前,网传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遭多名医闹占领,事情源于怀有7个月身孕的产妇在该院猝死,该名产妇为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科技骨干杨冰。随后,中科院理化所致函北医三院,要求对这位科技骨干的离世原因作出"公正、透明丶翔实"的调查,给出"真实丶完整"的结论。(北京晨报1月17日)


一起原本简单的医患纠纷,因为死者身份的特殊和单位的介入,而变成一场乱局。就在中科院理化所发出公函不久,中国医师协会官网发布"维权声明",对中科院理化所的公函行为指出指责。细细算来,这已经不是网友所说的"中科院大战北医三院",而是死者家属丶医院、死者单位及行业协会之间的"四方大战"。基于此,网友也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隐隐形成站队表态之势。


真理越辩越明,然而遗憾的是,在这起事件中,随着各方的介入,声音是越来越多,但真相却越来越模糊。死者究竟死于何故,是技术上无能为力,还是医院未尽救护义务?网传的"医闹"是否属实,医方和患者家属各执一辞,我们究竟该信谁?显而易见,化解这起医患纠纷的关键,就是耐心等待事实与真相,而非基于自身利益大打对攻战,占领舆论高地。这只会加剧对立情绪,使纠纷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化解。


但无论是中科院还是中医协会,无论是医方还是患者家属,似乎都把发力点放在了真相之外,试图在真相出现之前领先一个"身位"。换句话,双方其实都没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中科院理化所的公函虽然措词严谨,并无过激之语,但为死者撑腰,向医方施压之意溢于言表,字里行间都透着本能的不信任。另一方面,公函之举固然不妥当,但并非问题的关键,作为行业协会,是不是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和协助医院妥善解决纠纷上,而不是逞一时口舌之快?


一方是国家顶级科研机构,一方是国家顶级公立医院,本都应该是最讲理性和科学的地方,但在这件事上的表现,却如同小流氓打群架,不管是非对错,看到自己人吃亏了,不由分说地上去就打。这恐怕才是最令人感到失望和悲哀之处。如果大家都不讲法律不讲道理,不愿通过制度路径来解决问题,而只是固执地站队表态,其结果只能是谁也无法说服谁,双方都会成输家,医患关系不断恶化。


医患纠纷之所以多发,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因此,医患双方都要有等待真相丶等待中立机构做出权威结论的耐心和诚意。即便达不成共识,也应走法律渠道。信任缺失下,这当然也不能令所有人满意,但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某种意义上说,在医患纠纷事件中站队表态,试图以某种外力来控制事件走向,朝着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医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