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痛批我搞特权,我就查你学术不端
(2014-07-08 23:38:42)
近日,厦门大学会计系副教授谢灵写给校长朱崇实的一封信在网上热传,她指责学校教工自助食堂常常无菜可吃,而校长出现时服务员马上端出丰盛菜肴,“
必须承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里,虽然特权人人痛恨,但像大学校长这样的实权人物搞一点就餐特权,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人所共知并加以默认的社会潜规则。此事唯一的看点就在于,身为“下级”的女教师公然打破了这样一种潜规则,指名道姓地对校长进行痛批,让人颇觉意外。
就事论事的话,无论女教师的公开信的内容是否属实,事情都会很快烟消云散。对于当事校长来说,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现在看来,校长似乎并不打算就此罢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朱崇实表示,此前已有教师举报谢灵存在学术不端问题,据他了解,学校相关学术道德委员会正在就举报问题进行审慎调查。
迟不说早不说,偏偏在自己遭到痛批“搞就餐特权”的敏感时刻,抛出对方“学术不端”的问题,让人浮想联翩。所谓“学术不端”,大概意指对方本身就存在道德瑕疵,有什么资格对他人指手画脚?她所说的话又有几分可信?这是一种典型的“动机论”。事实上,学术不端行为与举报校长搞特权完全是两码事,不要说谢灵的学术不端行为还有待调查,就算最终属实,对她的公开信的真实性也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将两者混为一谈,并试图转移公众视线,既是一种混乱的逻辑,也是对谢灵老师的不尊重。
更令人担心的是,所谓“此前已有教师举报谢灵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学校相关学术道德委员会正在就举报问题进行审慎调查”,隐含的威胁之意溢于言表。如果有人举报谢灵存在学术不端,学校的学术道德委员会启动调查并无不妥,但要知道,在现实中,一些高校的学术道德调查制度并不健全,尤其是在官本位的语境下,作为一校之长具有很大的语话权。在就餐特权事件中,校长朱崇实是被举报者,而在学术不端事情中,校长又有可能是调查者,地位有可能完全颠倒过来,校长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他能作出公平的裁决吗?有没有可能以调查学术不端为要挟,暗示痛批自己的女教师闭嘴?甚至对女教师进行报复性调查?
特权的归特权,学术的归学术,身为大学校长,应该有足够的气够容忍对自己的批评,有事说事,有理讲理,而不是“老虎屁股摸不得”,动不动以势压人,这是比特权更可怕的事情。事实上,说到学术不端,谢灵在公开信中所提到的“凭借校长的职权得到了美国特拉华大学的荣誉法学博士学位”,也相当于是在举报校长朱崇实的学术不端,学校相关学术道德委员会也应该立即启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