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吴龙贵
吴龙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229
  • 关注人气:3,2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松开有形之手,还得握紧无形之手

(2014-04-10 21:07:41)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出《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鼓励社会办医。(发改委网站)

 

无论是普遍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还是频发的医患冲突,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医疗资源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就医需求所致。而这种矛盾,事实上又是由于医疗行业过于封闭而造成的。医疗行业从本质上说是一个相对垄断性的行业,公立医院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而私营医院发展缓慢,只占不到10%。社会资本难以进入医疗市场,公立医疗资源的投入又具有相对稳定性,而民众的就医需要则在不断增长,供需之间的矛盾难以避免,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放开民营医疗的价格管制,从而鼓励社会办医,这是缓解医疗服务供需矛盾的一个正确方向。事实上,民营医院之所以发展缓慢,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政府管得太多、太死。这其实是典型的好心办坏事。从政府角度说,是希望民营医院能够恪守公益性原则,为公众提供价廉物美的医疗服务。但从企业角度说,首先要有一个盈利模式,行政力量的过度干预,违背了市场规律,相当于扼杀了企业的积极性。引进社会资本办医,就是为了弥补公立资源的不足,如果把民营医院当成公立医院来管理,指望企业家都成为慈善家,谁愿做这笔赔本买卖?要分蛋糕先得做蛋糕,没人来做这块医疗“蛋糕”,所谓的公益性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服务价格,天不会塌下来。只要是服务,不管是公益性还是非公益性,就必然会有不同的服务内容和服务价格,不同的消费群体享受不同的服务。作为医疗服务来说,政府做好自己的该做的,政府做不了的交给市场来完成,和住房一样,这种分层式、多元化的医疗服务体系才是健康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医改为什么失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提供的服务太单一,导致资源紧张,结果公益不像公益,市场不像市场。

 

很多医患纠纷都源于信息不对称,那么,放开价格管制后,会不会出现私营医院漫天要价,欺诈患者的情况?有一个例子很有说服力。笔者一个同学,医学院毕业,在公立医院呆了几年取得副主任医师的资格后,辞职开了一家很小的牙科诊所。几年的苦心经营,有了一批稳定的客户,于是牙一咬,贷款一百多万扩大经营。私下问他,这么大压力,会不会逮着个土豪就狠宰?他正色道:怎么可能?这是咱全部家当,越是压力大,越是要小心经营,否则牌子倒了,咱就什么都没了。从他对待患者的态度看,我相信他说的是真心话。这几年他的诊所越做越大,在当地已经有了不小的名气。

 

这便是市场的力量,而市场化与公益性本身就不冲突。医生获得体面的收入,而患者满意,这难道不就是公益性的最好体现吗?当然,政府在松开有形之手的同时,也要握紧无形之手。比如建立科学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在医疗市场没有放开之前,政府部门既是裁判员也是运动员,身份上很难独立。而现在政府部门完全可以以中立的身份来处理医疗纠纷。再比如,加强医疗保障力度,让低收入群体也可以享受不同等级的医疗服务。

 

http://news.163.com/14/0409/09/9PCKJVOL00014JB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