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华办公楼与大学精神背道而驰
(2014-01-05 21:02:28)近日,有网帖曝光辽宁大学党委书记(正厅级)办公室及车辆照片,指其办公室有三处、面积达500平方米,装修豪华,有床有卫浴,办公室面积及配车都涉嫌超标。1月3日,辽宁大学宣传部负责人回应称,党委书记办公室只有一处,在新校区蒲河校区,只是“做了满足办公需要的基本装修”,面积不到100平方米,如果上级有整改要求,将马上整改。(《新京报》1月5日)
真是好大的口气!一百平方米的办公室,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加个餐厅差不多就是一私人会所了,这还叫“满足办公需要的基本装修”?试问,睡觉和洗澡算哪门子办公需要?
1999年国家就已颁布《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其中规定正厅局级:每人使用面积24平方米,副厅局级18平方米。以此对照,辽大书记办公室事实上已经超标数倍有余。然而颇让人诧异的是,面对新华社记者的采访,辽宁大学校方此前曾回应称,网帖反映内容“严重不实,具有明显的恶意”。
其实,不管是500平方米还是100平方米,超标都是一种板上钉钉的事实,区别不过是五十笑百步,何来“严重不实”?至于所谓的“明显的恶意”,更是典型的诛心之论。大学不是法外之地,而作为有着一定行政级别的大学党委书记,本质上就是一名官员,人人都有监督的权利,不管有无恶意,从来就不影响这种权利的正当行使。
或许是意识到言语失态,校方随后改口称,2000年规划建设新校区时,“没有现在对类似政府办公室面积的规定”,“如果参照政府办公室面积存在超标问题,学校将坚决按照上级的要求和规定进行整改。”
“此前无规定”,显然是一种托词。《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颁布实施于1999年,2009年曾有过一次修改,但此标准一直未变。而辽大新校区规划建设于2000年,毫无疑问应该遵守相关的规定。但深入分析,“此前无规定”又未尝不是一种实话实话。事实上,不要说一所大学的书记办公室,就是政府办公楼,也是一个赛一个的豪华,办公场所超标更是极为普遍的现象。这意味着,规定一直有,但从未被执行,那么有与没有还有什么区别呢?
“此前无规定”,击中的是监管的真空。如今的大学,一方面行政化、官僚化的积弊未除,甚至还愈演愈烈,另一方面随着持续的扩招扩建,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早已不是一片净土。招生腐败、学术腐败、基建腐败,说高校是“腐败重灾区”一点不为过。但是令人焦虑的是,面对如此严峻的高校腐败,监管却是严重的缺位和滞后。不无讽刺的是,高校在学术和管理上一直饱受行政化的过度干预,但腐败却始终游离于监管之外。
大学是教书育人之地,也是交流学术和迸发思想的场所,更是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地。不夸张地说,大学什么样,是决定了一个社会文明程度最直观的标尺。无论是奢华的办公室,还是价值百万的校门,如果我们的大学越来越像一个暴发户一样,只知道追求个人的享受和外在的形象,那么内在的大学精神便会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