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期待长水机场在磨砺中不断成长

(2013-12-02 14:43:41)

 11月30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因大雾天气导致大面积航班延误。机场相关单位根据应急预案,迅速启动I级应急响应,航班延误旅客滞留得到及时高效处置。据了解,昨日全天计划起降航班680架次,其中进港346架次,出港334架次。经过及时处置,截至21:00,长水机场计划出港航班241架次,已执行212架次;计划进港航班235架次,已执行193架次。共取消进港航班79架次,出港124架次。据统计,截至22:30,长水机场大量旅客已疏散,还有2050名旅客滞留,航站楼秩序良好。据机场最新消息,昆明长水机场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根据机场天气情况及航站楼运行情况,决定解除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响应。目前机场少云,能见度较好

 

一场大雾,再次让公众和舆论聚焦长水机场。而这显然不是长水机场因天气原因而遭遇的第一场危机。2012年8月5日,刚刚启用不久的长水机场因被雷雨天气覆盖,当晚共有10架航班被迫延时或取消,引发乘客“抢机”事件,甚至有乘客冲上了机场跑道;今年1月3日,同样是因为大雾,长水机场出现了云南民航史上最大的一次航班延误事件,近万名乘客滞留机场,当晚,长水机场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伴随一次次危机的,是不满意和质疑之声。

 

不变的是无可防范的天气原因,而变化的是机场方面的服务水准和应急体系。和今年1月3日发生的那次事件相比,此次航班延误事件无论是在应急预案的及时启动,还是供水、供暖、食品供应等基础服务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这不仅把因航班延误而导致的不利后果降到了最低,也有效地防止了因此而发生的“次生灾害”。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在经验与教训、不满与质疑之中,不断成长与进步,这是应该给予肯定的。

 

发生航班延误事件,乘客有不满甚至过激情绪,是可以理解甚至是理所当然的。打“飞的”已经成为一种基础的出行方式,一旦发生航班延误,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乘客的切身利益。而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乘客永远都是上帝,而航空公司和机场方面也理应给予最好的服务。这种服务不仅体现于日常状态,更体现于发生突发事件之时。或者说,真正考验机场方面的,恰恰是在不可抗力发生之时。从这个意义上说,“大雾”从来都不是理由,唯有通过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无缝对接”,才是换取理解与信任。

 

而很显然,在某些方面,长水机场仍有不足。发生航班延误事件后,公众最迫切希望的就是及时获取相关信息。然而机场的“预警”短信却姗姗来迟,“96566”服务热线也一直处于处于占线状态,甚至机场大巴还在照常运行中。信息的混乱与滞后,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公众的判断,也造成了完全不必要的损失。

 

因天气原因而延误航班,并非长水机场独有的现象,这事实上是航空业的常态。对此,乘客未必不能理解。正如一位乘客所说,“面对状况,换位思考很重要!”但要知道,作为服务提供方,责任意识永远是第一位,乘客的理解是建立在责任方提供优质服务基础之上。没有努力就没有信任,没有服务就谈不上理解。长水机场的变与不变,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

长水机场屡屡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名声在外。长水机场是全球百强机场之一,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和连接欧亚的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第四个国家门户机场。公众有理由相信,长水机场的服务品质应该与其业界地位并驾齐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