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阳光拆迁”的佳话可以复制

(2013-08-05 13:25:42)
10月1日,西坝路315号、319号所在路段将由双向2车道提升为双向6车道,明年5月30日建成后将为滇池路减压。8月3日下午,西坝路315号、319号的业主陆续来到金碧街道办事处的7楼,大家在签署了拆迁合同后,拿着拆迁款陆续搬离,这是最后一次团聚,晚上的聚餐也被称为邻里们的团圆饭、散伙饭。(昨日《春城晚报》)
 
从2个多月的准备期,到启动后18天完成拆迁任务,西坝路315号、319号所在路段的拆迁工作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时至今日,在人们固有印象中,拆迁方与被拆迁户仍是一对相互对立甚至充满敌意和相互仇视的矛盾体。一边是拆迁方持强凌弱,动辄上演野蛮强拆和暴力强拆,一边是被拆迁户以弱抗强,过度、过激维权时有发生,在你骂我“强盗”、“土匪”,我骂你“钉子户”、“刁民”的对立中,“钉子户大战拆迁队”的版本不断升级。拆迁,似乎永远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零和游戏”。在这个意义上,一场没有争吵没有对抗而只有理解和微笑的拆迁,的确可以给人们以许多启示。
 
在房价高企的时代,城市拆迁无疑是一场牵涉甚广的利益博弈。而利益博弈若想避免陷入无休止的扯皮,以理性的方式划上句号,关键在于必须首先搭建一个平等对话的公共平台,在此基础上利益相关方可以充分表达利益诉求,并从中找到利益共同点,而不能是彼此割裂、自说自话。在以往的拆迁实例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形:拆迁方为了尽快完成拆迁而不择手段,而拆迁户因为得不到尊重而产生逆反心理,开始漫天要价。非理性表达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西坝路315号、319号的拆迁之所以成功,就是从平等对话开始的。四年前的一纸强拆公告曾让业主们心生彷徨,但随着今年5月双方的数次沟通,拆迁工作迅速进入良性轨道。而当业主们看到“街道办事处将大家的各类诉求融入到拆迁方案中”,看似复杂的拆迁已经变得非常简单。“尊重”常常具有神奇的力量,你能够倾听别人的声音,别人才会回馈你同样的敬意。彼此各退一步,而不是刻意追求利益最大化,适当预留一定的利益空间,这是取得共识的开始。
 
拆迁过程中的一些人性化举措同样值得珍视。报道中称,拆迁方走进业主家中,介绍自己的身份,详细讲解拆迁问题,听取被拆迁人的意见。到安宁拜访业主,为腿脚不便的老人寻找便宜房源,派车送他们去看房……个人认为,这不仅是工作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价值理念的回归。公共建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它并不必然高于个体利益,任何公共行为的正当性都必然建立在公众理解和认同的基础上。
 
公民意识的成长与进步,也是“阳光拆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09年7月,业主代表小组发布致全体业主公开信:不做刁民不做愚民,要当公民。即拆迁不能损害业主们的基本利益,同时大家要识大体、有为公共交通让路的义务。有理有节,张驰有度,有成熟的公民,才有成熟的社会。
 
只要相关各方能够彼此尊重,诉求表达充分而畅通,并且找到利益平衡点,那么“阳光拆迁”的佳话完全可以复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