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排行榜”其实就是一桩生意

(2012-10-28 21:33:07)
标签:

杂谈

近日,第七届科学计量学与大学评价国际研讨会在汉举行,各位代表就高校排行进行了热议。国内的大学排行榜,它到底真不真实、可不可靠?它有没有所谓的潜规则?武大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武大信息管理学院教授邱均平表示,“据我所知,确实存在高校花钱买名次的情况”。(《武汉晚报》10月28日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至少有10家机构先后发布过数十个大学排行榜。据邱均平称,在社会上影响较大且每年坚持对大学排行的主要有4个,武书连版武大版中国校友会版网大版,而他本人就是“武大版”的负责人。并且他还表示,“我的最真实”。从这个角度看,不排除邱均平此番“曝料”有打击别人来抬高自己的可能。

不过,说到高校花钱买榜,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闻了。在这样一个隆重的国际性的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一本正经地讨论一个众人皆知的事实,反倒给人一种自我炒作的嫌疑。事实上,近年来各类大学排行榜层出不穷,但每一次放榜公布,不仅围观民众会质疑声一片,就连上榜的大学很多也是非议连连。这不仅因为“大学排行榜”的组织者缺少令人信服的公信力,譬如有的人是商业机构,有的是高校本身,有的甚至是个人,更在于多数大学排行榜的评选过程都是密而不宣的,也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可想而知,在这种基础上评出的“大学排行榜”根本就谈不上公平公正,有潜规则其实正常,没有反而不正常了。

没有公信力的大学排行榜,自然也就没有多少实用价值。这表现在两点,一是无法提高公众对国内高校的固有评价,也无法提升大学的社会声誉。就拿北大、清华等经常高居各类排行榜前几位的名校来说,就常常成为公众批评的对象。其在大学排行榜中的“高位”与社会整体评价的“低位”,看上去极具讽刺意味。二是对学生填报志愿没有参与价价值。报道中有学生表示,排行榜就是茶余饭后的一个消遣的谈资罢了。中国大学综合实力远不如国外的,老牌名校就那么多,大家心知肚明,谁又会去看那张没有意义的表呢?其实,这是对大学排行榜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看法。

值得一问的是,既然没有实用价值,为何还有人对大学排行榜乐此不疲呢?原因在于某种意义上,大学排行榜已经被做成了一桩各需所取的生意,甚至形成了一个荣誉买卖的市场。有需要就有供给,有利益就有市场。对大学而言,这种利益与教育水平无关,与高校的发展,只与政绩和官位有关。要知道,在当下高校整体水平不高且严重同质化的现实下,高校与高校之间比拼教学质量、学术水平的空间并不大,也很难通过自身的努力来缩小业已存在的差异。怎么办?民间组织的弹性极大且结果更为直接的各种大学排行榜便成为一条捷径,来成本低,二来见效快。可能在公众眼中不值一文的排名,在高校眼中却是一年当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

而对那些炮制各类大学排行榜的机构来说,这简直就是一桩无本万利的买卖,无非就是根据竞价来对当今的高校做一个排列组合,既无侵权之忧,又无资源耗尽之虑,还可美名其曰“公益事业”,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无法禁止各种大学排行榜的出炉,当然也无法杜绝花钱买名次,比较理性的做法是,不炒作,不关注也不讨论,尽可能地漠视它,任其自生自灭。等它没有任何市场价值的时候,看谁还去做这么无聊而又无利的事情?

http://news.sina.com.cn/c/2012-10-28/022625454207.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