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给山东某官员颁个“诺贝尔厚黑学奖”
(2012-10-22 22:47:31)
标签:
杂谈 |
10月21日,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在上海接受采访时表示,诺奖评委今年一致推选莫言获奖,并否认自己靠翻译莫言作品发财。马悦然还称,他经常收到一些中国作家来信,请他推荐评选诺奖,并有山东官员送他字画,称可以不要奖金,只想要名誉。马悦然对此表示担忧。(《重庆商报》10月22日)
依据诺贝尔奖评选规则,只有“先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特别指定的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评委会特邀教授、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奖)、国际性会议和组织(和平奖)”才具有推荐候选人的资格。可见,在推荐环节,诺奖评选也是非常严格。然而即便如此,似乎也并不能影响人们消费诺奖的热情。譬如,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瑞典球星伊布就因为出了一本发行量巨大的自传而被瑞典当地媒体列入了候选人的名单之中。
但显而易见,伊布被列入候选人名单与山东某官员送礼试图获得推荐不可相提并论。前者是正大光明地进行娱乐,充其量只是诺奖评选中的一个可有可无的花絮,而后者则是赤裸裸的“贿赂”,在诺奖评选史上算得上是一桩丑闻了。考虑到诺奖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力,以及马悦然先生身为“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的资深背景,不得不说,这回咱是丢人丢大了。
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并且一直以来都有争议,有人说它偏爱欧美国家的作家,有人说它有地域和语种的偏见,但在规则层面,它的公正性和公信力,却是无人可以质疑的。这也正是在百年历史上,诺贝尔文学奖能始终保持最有权威性、最受认可的世界文学奖项崇高地位的根本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位山东官员颇有点异想天开的味道。
然而回到现实,回到我们所熟悉的语境中,我们会发现,这种看似荒谬的举动,其实不乏某些合理的成分。有钱能使鬼推磨,现在人们常说的是,有钱能使磨推鬼。这位山东官员又是送字画,又是许诺不要奖金只要荣誉,希望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的马悦然先生推荐评选诺奖,套用的就是这种实用哲学,在他的眼中,没有钱解决不了的事情,也没有不被金钱所动的人。痴人说梦也好,无知无畏也罢,我们无法否认,这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确是事实,花钱办事,请客送礼,确已成为当下很多人解决问题较为常用的手段。而当人们习惯了潜规则,甚至不断地从潜规则中获得利益,那么自然会渐渐失去耻感,失去对这个社会真正规则和底线的尊重,甚至把“金钱万能”当成全世界都通用的法则。亚里斯多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而对这位山东官员来说,给我足够的金钱,我能买下我想要的一切。
与其说这位山东官员低估了马悦然先生的个人道德水准,不如说他低估了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严谨和公正性,低估了诺贝尔文学奖作为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奖项,它受到的是全世界人民的监督。诺奖评委是公开的,评选结果是公开的,评选过程和投票情况虽然暂不公开,但在若干年后仍然会公开,在一切都公开的前提下,评委的个人信誉乃至诺奖的百年声誉,都与评选结果紧紧捆绑在一起,没有谁可以暗箱操作,也没有谁可以不按规则办事,因为在阳光下,根本就没有秘密可言。这就是规则的力量,这就是公开的好处。
这位山东官员无视内外有别,以大无畏的探索精神勇敢地向诺奖发起挑战,勇气可嘉,令人赞叹。既然他如此想获得诺奖,我个人推荐,应该给他颁个“诺贝尔厚黑学奖”,以表彰他对潜规则的极致发挥,以及用自我牺牲的方式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揭露,颁奖词就四个字:厚如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