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2012-10-15 22:10:07)
标签:

杂谈

近日,网上一条求助微博被网友多次转载,自称是已故亚洲举重冠军才力女儿的才巾涵通过发微博求助,因为她的妈妈得了乳腺癌,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希望好心人和相关部门帮助她们走出困境。 (《半岛晨报》1015日)

 

才力,这是一个并不陌生的名字,他1990年亚运会男子举重无差别级冠军,退役后因生活窘迫曾在辽宁省体院门卫,最终因贫病交加而英年早逝。其特殊的经历,曾多次被媒体报道,也屡屡成为运动员凄凉晚景的典型。可悲的是,才力的不幸并没有因为他的早逝而停止,如今,他的妻子患上乳腺癌,女儿过度肥胖而生活困难,整个家庭举步维艰到要卖房度日的程度。才巾涵在微博中写道:谁能帮帮我,我没有了爸爸,我不能再没有妈妈……这泣血般的哀号,从一个孩子的口中发出,让人无法不动容。

 

才力也曾拥有属于自己的辉煌。1990年,中国奥运代表团刚刚兵败汉城,中国体育还远不如今天这般强大,一枚亚运会金额牌,就如同今天的奥运金牌一样弥足珍贵。那时的才力,享受的想必也是英雄般的待遇。然而随着中国体育的日益强大,随着中国运动员探囊取物般地夺取奥运金牌,一枚亚运金牌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芒,形同鸡肋。成绩就是运动员的一切,随着亚运冠军头衔的急剧贬值,才力也失去了在这个社会的存在感。他的悲剧,是一个群体的缩影,他的背后,有一串长长的公众耳熟能详的名单。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或者在无法预期的未来,这份名单还在不断加长。

 

我相信在体育主管部门的各种工作汇报中,不可能出现才力的名字,我也相信,有关他的一切信息,都会被体育官员们所刻意回避,但无法否认,才力以及他所代表的这个群体,是中国体育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经历,见证了中国体育一步步走向辉煌的历程,他们的命运,揭示了中国体育成功的秘决。他们是见证者和参与者,同时也是垫脚石和牺牲品。

 

如果把中国体育比喻成一辆高速列车,那么才力就是在中途被无情抛开的那个人。所谓举国体制,本质就是集中一切资源出成绩、拿金牌,不断地更换新鲜血液。它的好处是效率奇高,能在短时间内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它的致命伤在于忽视了公平,极端情况下甚至会走各反人性反常识的一面,甚至将运动员工具化。才力那一代的运动员大都苦孩子出身,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能力,生活中除了训练就是比赛,既无文化课可上,也无相应的保障制度,等到退役时才发现,除了青春可以出卖,他们其实一无所有,而青春则早已在各种伤病中耗费殆尽。

 

从来只有新人笑,有谁闻得旧人哭?今天的奥运冠军们,获赠豪宅豪车,动辄百万代言,甚至官帽加身,一时风光无限,他们在名利双收的同时,其实更大的价值在于为中国体育的既得利益集团站台。因为他们装点了中国体育的巨大成就,炫耀了体育官员的骄人政绩,同时也掩盖了无数普通运动员的失落和迷茫,以及一代又一代“才力们”的个人和家庭悲剧,而这一切,并不是不可以避免的。只要这块短板没有补上,那么无论多少块金牌,都不足以证明中国体育的成功。

 

每一次有关举国体制存废的大讨论,都会迅速被新一轮的优异成绩所淹没。这背后,站着一个庞大的官僚阶层,他们没有改革的动力,习惯于“天天喝茅台”的他们,甚至是失去了改革的勇气和本能。避免和改变才力们的悲剧,不妨就先从这些食利者入手。毕竟,当中国已经渐渐与世界接轨,走向市场化的同时,我们的体育管理体制还停留在几十前的那陈腐的一旧,怎么看都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http://sports.sina.com.cn/o/2012-10-15/02446258159.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