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不清的“三公”账本本身就是举报信

(2012-02-14 22:02:01)
标签:

杂谈

政府的三公经费(因公出国()、公务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招待——记者注)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究竟哪些数字会真正触动人们的神经?在广东省财政厅去年11月公布了省直行政单位、事业单位2010年度三公费用后,截至今年21117时,经中国青年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广东至少有35个省级预算单位公布了本部门的三公费用。(《中国青年报》213

 

 

“三公”经费就像是一个丑媳妇,好不容易见了“公婆”,还一幅扭捏做态的样子。记者调查发现,账本内容普遍简单粗放,其中不乏“3个数字+3句解释类账本,令人一头雾水。对于这种敷衍了事的做法,民众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不屑的态度:788个受访者中,只有1/3“持续关注”“三公经费公开,超过一半认为账本对公开的账目没有解释,有些数据无法理解公布的账目不够详细,看不懂

 

 

政府部门说不清,民众看不懂的“三公”账本究竟有没有存在的意义?我个人认为,还是有的。首先必须肯定,和以往民众对“三公”消费一无所知相比,公开哪怕是局部的有选择性的公开,也是一种很大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公开“三公”账本的目的在于从中发现问题,找到“三公”经费的治理之道,这个目的其实已经基本达到。

 

 

譬如,统计发现,有近八成单位的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占其三公经费总支出的60%以上,如省地质局总支出1162.16万元,公务用车支出为1103.77万元,约占总支出的94%,个别部门甚至达到100%。同为“三公”消费,为何差距如此悬殊?这一方面固然说明因公出国(境)和公务招待的治理卓有成效,另一方面也说明,“三公”开支中,公车治理的难度最大,所以“三公”经费的总额仍然高得惊人。因此,“三公”治理当以公车为重中之重,以降低总支出为根本目的,不能因为公出国(境)和公务招待费用的大幅下降而轻言乐观。

 

 

再譬如,在公车开销中,运行维护费用又占了大头。如省水利厅公车加上水文专业测船等船舶运行维护支出达1765.44万元,而公务车购置费用为306.7万元,不足前者1/5如此倒挂的现象,显然是不正常的。分析个中原因,公车很可能已经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筐”,以此掩盖行政开支居高不下的乱象。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运行维扩费用如此之高,也充分说明公车治理不仅要治超标购置,更要治超标“维护”,而这方面一直是管理的软肋,也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本质而言,这些说不清、尽不明且让人一头雾水的“三公”账本本身就是一封封举报信。政府部门“三公”账本为何惜字如金?不仅仅是不愿说不想说,更是因为不敢说,不能说。从财政制度的本意来看,任何一个政府部门都有义务把行政开支公开化,向民众交待清楚,说不出来,就足以断定有问题。需要转变的一个认识是,“三公”经费公开不是为治理和改革寻找依据,而是给相关政府部门一个自证清白和辩解的机会,既然有些政府部门放弃了这个权利,那么我们就有理由对其有罪推定。在现有的条件下,对所有政府部门进行彻底的“三公”治理并不现实,那么先有选择地进行不失为一条捷径。譬如,对于像广东省审计厅这样能够公开详细账本的部门,不妨先缓一缓,而对于像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省林业局这样在晒账本时惜字如金的部门,则要重点查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