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年红会3天毁”,怪谁?

(2011-11-15 22:02:50)
标签:

杂谈

    近日,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作为嘉宾作了“慈善革命:都是‘郭美美’惹的祸?”的主题演讲。提及“郭美美事件”,赵白鸽称,“一个有着107年历史的红十字会,怎么会在一个小姑娘郭美美的冲击下产生这么大的问题……一个都没有被证实的网络事件,却可以用三天就把你打得稀里哗啦的。我很震撼,也在深思”。(《中国经济周刊》11月15日)
    “郭美美事件”后,中国红十字会的社会声誉跌入冰点,部分地方红会收到的捐款数甚至为“0”。在此语境下,相比于一些乐观人士所言“红会并未受‘郭美美事件’影响”,新官上任的赵白鸽公开表达“郭美美事件3天毁掉红会一百年”的观点,表现了难能可贵的坦诚。全民信任危机之下的红会,需要这样的清醒认识和危机意识,才有可能走出困境。
    “三天毁掉红会一百年”,换一句更通俗的话,其实就是“荣誉只属于过去”。赵白鸽说,红十字会百年历史的背后,是无穷的人道主义精神。“特别是最近十年,红十字会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上任后一直在看它的档案,很感动。”无可否认,红会在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和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上做出的努力是谁也不能轻易抹煞的。但这过往的一切,显然不是今天可以拿来炫耀的资本。一来,这是红会应尽之责,二来,红会这样的公益性组织,从本质上说从事的就是一种良心事业,因而公众理所当然地对其有着更高甚至可以说是苛刻的道德期待和要求,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是致命的打击。所以,“三天毁掉红会一百年”,看似不可思议,实则情理之中。
    细细品味“三天毁掉红会一百年”,我们会发现这句话其实还少了一个主语,也即:究竟是谁在三天之内毁掉了红会一百年?赵白鸽把“郭美美事件”定性为“一个没有被证实的网络事件”,并称“我们必须要让社会了解红十字会,提高抗击风险的能力,否则一个观点掉下来,就把我们摧毁了,甚至撕碎了。”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就是把网络舆论当成了罪魁祸首。此言差矣。
    除了红会自身,没有谁可以在3天之内“毁掉红会一百年”。对于一个组织而言,百年是一个漫长的时间跨度,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按理说组织架构已经足够完善,危机应对已经足够成熟,但为什么在一则“未被证实的网络事件”面前,却表现得如此被动?不是舆论太强大,而是红会自身的诚信体系过于脆弱了。“郭美美事件”,以及随后媒体的密集跟进,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红会之所以陷入如今声名狼藉的窘境,盖因其早已问题缠身,譬如半官方半民间的身份暧昧,机构运作的不透明,以及社会捐款流向的悬疑……这些乃是一个慈善机构的立身之本,但事实上红会不仅表现一个“百年老店”应有的品质和风范,相反,在舆论的重重追问之下,红会欲语还休,迟迟不能给出一个权威的答复,倒有一种“倚老卖老”之嫌。如此,当然经不起“一个小姑娘郭美美”的微博一“晒”。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郭美美事件”之于红会乃至中国慈善,确切地说,是一个并不动听的福音。对公众而言,这是一个突破口,人们可以借此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近进而监督慈善事业,对于红会而言,这又是一面镜子,映射出自身的不足。“百年红会3天毁”,固然是一件让人扼腕慨叹的事情,但这又何尝不是一次重生的开始?为此,公众愿意等待,等待一个可以期许的慈善末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