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元请个生活委员?
(2010-11-26 19:50:17)
标签:
杂谈 |
今年上半年,湖北省安陆市为推进警方规范化建设,引进“第三方监督”机制,出资8万元请调查公司,对该局全体民警执法办案等进行监督。调查公司人员通过明察暗访、秘密录音录像、匿名电话查询等方式,对该局上至局长政委,下至普通民警进行监督。(人民网11月9日)
http://news.163.com/10/1109/03/6L144AQ200014AED.html
据悉,“第三方监督”的做法得到多方肯定,还将在该市农业、教育等系统实施。湖北安陆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吴波荣也表示,“第三方”监督从小处规范民警的执法言行,防微杜渐,从5月运作以来,收到了良好的监督效果。“良好的监督效果”到底体现在哪里呢?具体情况如下:
安陆警方通报,自该局聘请第三方监督机构以来,共查处违规民警23名、警车12辆。记者在第一期评估报告上看到,窗口民警上班吃东西、派出所办证厅物品混乱、门前卫生差、上班未着警服等内容尽收其中。报道中的一个典型事例是,安陆市公安局信访科科长因上班时未穿制服被扣了两分。
一切尽在不言中。这让我想起了以前上学时班上的生活委员,好像管得就是这种事。显然,安陆市公安局相当于是请了一个生活委员,只不过这个生活委员比较专业,当然“专业”的代价也很可观,8万元,颇有些高射炮打蚊子的意思。
安陆引入“第三方监督”的思路还是值得赞许的。任何一种权力如果不受到有效的监督,都有可能导致权力乱作为甚至腐败,在内部监督不力的现实下,“第三方”监督恰恰是当前最缺乏的一环。问题是,“第三方”监督并不能与独立和公正划上等号,而如果没有独立公正,“第三方”监督的意义又何在呢?
从调查公司只查出“卫生差,上班吃东西”之类鸡毛蒜皮的事来看,安陆聘请的动机很让人费解。如果调查公司只能查出这些问题,那是能力问题,必须追问8万元是不是花得值,而如果调查公司只被允许查这些问题,那就是安陆市公安局的态度问题了。从公安局负责人“取得了良好的监督效果”的表态看,显然这是公安局想要的结果。这其实已经表明,与其说调查公司与公安局之间是调查与被调查的关系,不如说是一种单纯的雇佣关系,在“雇主”的明确授意下,究竟能调查出什么来其实也就不难想象了。
安陆市公安局花8万块请个生活委员,大概是想体现对权力监督的重视。但真是重视权力监督,一定要花钱吗?诸如上班吃东西,未穿制服,公车乱车之类的小事,任何一个普通群众就可以监督,哪需要劳烦专业的调查公司?有个“专拍哥”,这些年一直致力于拍摄公车乱用,导致几十个官员受处分,专业程度和敬业态度丝毫不亚于专业调查公司。放着免费的不用,偏要“花钱买监督”,我想这也算是一种形式主义作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