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廉价劳动力创造了“郑州速度”?

(2010-10-14 21:59:22)
标签:

杂谈

日前,河南省教育厅下发《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赴富士康科技集团顶岗实习有关事宜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河南省各中职高职学校组织学生去富士康实习,教育厅解释称实习坚持自愿原则,但事实上却是一种强制性措施,学校甚至威胁学生不去就不发毕业证。(《中国青年报》10月11日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10-11/083221249073.shtml

 

 

因为今年年初的连跳事件和沿海日渐攀升的用工成本,富士康一直试图将工厂内迁。在各地的竞争中,郑州脱颖而出,只用一个月零三天,就完成了引进富士康的初步工作,被外界誉为郑州速度不得而知“郑州速度”究竟是如何创造的,但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廉价劳动力或是郑州最终打动富士康的重要谈判砝码。

 

 

富士康落户郑州之初,当地媒体即传出利好消息。由于富士康的薪酬水平较高,且提供较为完善的保险等福利待遇,一时间门庭若市,据说应聘的人又排起了长龙,并且“打破了当地的用工结构”,“本土企业纷纷涨薪应付”。总而言之,富士康落户郑州之后一扫“跳楼”事件的颓势,忽视变得意气风发起来。

 

 

但显然我们都过于乐观了,或者说我们都低估了富士康作为企业的逐利之心。对于资本来说,低成本是永远不变的追求,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学校将学生“打包”送到富士康实习,不仅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并且节省了大量的招聘成本。表面看,实习生与正式员工同工同酬,似乎并没有受到亏待,但这些学生都毕业于中职高职,相比从社会上招聘来的劳动者显然是被贬值了。并且富士康并没有为他们购买社会保险,要知道这可是富士康最吸引人之处。最重要的是,这些学生还未真正走出校门,毫无社会经验,就被学校强制性地送入富士康实习,本质上与“包身工”无异。这很可能导致他们在遭遇劳动纠纷的时候,处于无力维权的境地。事实上,从“不去就不发毕业证”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他们的权利弱势。

 

 

此前一份“富士康以实习为,滥用学生劳动力”的调查报告引起社会关注,舆论的矛头纷纷指向了资本无良。但现在我们知道,这背后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都有权力之手的操纵。在这起提供廉价劳动力的事件中,政府借此可以完成当初的承诺,取悦了企业,从而安心地享受政绩上的光鲜,而学校也可以因此而刷新毕业就业率。唯一的受害者就是学生,他们的就业自主权被剥夺,正当教育权被践踏,甚至人格上都受到了侮辱,“不去就不发毕业证”是何其的面目可憎?

 

 

郑州或许有难言之隐。迄今为止,招商引资仍是地方政府最重要的政绩指标之一。但没有人才优势,地缘优势,像郑州这样的不发达的二线城市,究竟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招来像富士康这样的“世界500强”落户呢?最初各城市拼的是更优惠的土地政策,财税政策,贷款政策,但这些都很容易被复制。无奈之下,只能弃守底线,毫无原则地迎合富士康的任何要求。但这样的“郑州速度”虽然能够创造短暂的绚丽,却让人看不到希望。如果政府失去了对企业的主导权,那么无法诞生现代化的企业,也不可能带动整个产业机构的升级,它只能催生一个在逐利道路上一路狂奔的“赚钱机器”;如果政府都放弃了尊严,那些在流水线上忙碌的普通劳动者还有尊严可言吗?但愿,“跳楼”之类的事件不会再在郑州重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