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院长的智障儿子与举报者的心理问题

(2010-08-08 23:01:35)
标签:

杂谈

近日,网友发帖举报广东东源县委招录法院院长儿子,并称该法院院长儿子智力存在问题。对此东源县委和县法院称去年7月县法院党组讨论决定招收徐行为勤杂人员不存在县委书记特批;徐行智力比正常人稍微低一点,基本能胜任工作。(新华网8月8日

与“法院院长智障儿被特批进法院”引发的舆论喧嚣相比,东源县法院的调查结果延续了以往所有“内部调查”的一贯传统:自话自说,避重就轻,语义暧昧且漏洞百出。其构思之巧妙,态度之傲慢,堪称官话之曲范,以及搪塞舆论监督之必备法宝。

 

 

东源县委宣传部和县法院提供的书面材料主要解释了院长儿子的智商问题,其一面称“智力比正常人稍低”,一面又称“智力没有问题”。让人怀疑到底是谁的智商出了问题。而至为重要的是,对于公众所提出的,诸如“财政供养人员不公开招聘合理吗”以及“一把手行使职权能不回避直系亲属吗”等关键性问题,相关部门则只字未提,便果断地做出了“没问题”,“不违规”的结论。真不知道当地人事部门的自信从何而来?

 

 

本来事情到了这一步,都还在可以理解的范围内,毕竟这么多年来,公众已经对于这类内部招聘的潜规则,以及打死不认错的中国式“死撑”现象也实在是见得太多了,而真正暴露出的问题也属冰山一角,大可用“不幸”来形容。但偏偏事件的敏感人物——县法院原院长徐周定似乎还意犹未尽,他强调——举报人被东源县法院判过刑心里有情绪。

 

 

这真是一个神来之笔,成功地把公众对其子是否符合任职资格以及程序是否合法的质疑,转移到了举报人的心理问题上。其言外之意是,判过刑的人心里有情绪,一个心理有情绪的举报人的话能信吗?或许在他看来,自己儿子是否智障是小事,而举报者的心理是否正常才是大事。考虑周先生已经升任河源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一职,以及他在县法院的权威和长期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网,人们很容易感受到这句话的杀伤力所在:一个判过刑的心理偏激者造谣惑众,严重损害政府形象,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

 

 

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在法院工作多年且担任过一把手的“老法院”说出的话。法院工作以法律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你只需要根据别人举报的内容,通过合法程序来自证清白就可以了,关人家举报者的“心里”什么事?事实上,但凡是举报者,心里都是有情绪的,看不惯贪官污吏,痛恨权力腐败,无法容忍现实中的那些丑恶的潜规则,这都带着一种强烈的情绪,没有情绪而举报才是一件怪事。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动不动就拿举报人的“心里”说事儿,并非徐周定的一时而语,而是在现实中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譬如许多地方的上访民众被地方政府关小黑屋,办学习班,乃至“被精神病”,其“理论依据”就是北大教授孙东东的那句臭名昭著的“上访者99%有偏执精神”。这种思维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对上访者和举报者人格上的侮辱,和对这个群体的妖魔化,而在于对民众基本权利的一种压制和打击:先给你扣上一顶“心理有问题”的帽子,任你再说干什么都不重要了。某种意义上说,这已经是对举报者乃至舆论监督的一种威胁和恐吓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