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吴龙贵
吴龙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859
  • 关注人气:3,2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杨佳们心中的“魔鬼”一个制度性的出路

(2008-07-09 20:58:58)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给杨佳们心中的“魔鬼”一个制度性的出路

 

上海市公安机关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震惊全国的致6死4伤的闸北袭警案的案发原因:犯罪嫌疑人杨佳2007年10月短期来沪期间,因骑一辆无牌无证自行车途经闸北时被闸北警方盘查,在警局接受6个小时的询问后,警方判定杨佳的车系“租用”后对其放行。此后,心生不满的杨佳多次投诉,并向公安机关提出相关赔偿要求无果,直至惨案发生。(《中国青年报》7月8日)

 

真相并没有出乎公众的意料,原因也很简单,这是一起因不满民警执法而引发的报复性袭警事件。毫无疑问,残暴的杀人者将为其行为遭到公众的谴责和沉重的法律制裁,但回溯整个事件的全过程,我们的目光或许并不能停留于此。

 

种种细节可以看出,这起恶性袭警事件的最终暴发,虽突然,但并不偶然,经过了一个矛盾和怨气逐步累积,升级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性格,家庭环境,思考方式等内在原因,又起到不可忽视的催化作用,最终使事件一发不可收拾。可以这样说,杨佳的心中一直住着一个魔鬼,只等最后一根稻草的落下。

 

在这长达9个月的时间里,如果有另外一种更为合理的处理机制,如果杨佳的内心积怨能通过某种途径得到排遣,那么矛盾是不是就可以得以化解,悲剧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对个案而言,已经没有如果,但就这起事件的巨大影响和典型性而言,这样的假设仍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警民纠纷随时可能发生,性格偏激而具暴力倾向的人也不止一个杨佳,当两者发生交集,谁都不敢保证类似的悲剧不会重演。

 

闸北公安分局督察支队经核查后认为,民警执法“依法有据,无不当之处”。而据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鉴定,杨佳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这便产生一个疑问:为何一个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会对警方“依法有据,无不当之处”的执法穷追不舍,以至怨恨到不得不诉诸暴力?

 

有性格的因素,也许还有利益上的考量,但我以为更重要的原因是:对警方的处理充满了不信任。这种不信任,主要来自于投诉机关的身份。我们看到,纠纷发生后,杨佳始终在试图“讨一个说法”,这表明他并不想暴力解决。但事实上,他只能选择向执法民警的上级机关或者内部督查部门投诉。也许杨佳并不知道“任何人都不能充当自己案件的法官”,但他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的弱势,以至于只要对答复不满,他就会本能地认为是不公平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警执法 “无不当”仅指执法程序,而在实质正义上确有可商榷之处。

 

社会转型时期,由于贫富差距,地域差异的加大,各种矛盾和冲动进入多发期,尤以公安系统为甚。纾解民怨,化解矛盾和纠纷,首先要给杨佳们心中的“魔鬼”一个出路。这当然不是某一个地方某一个部门可以解决的,而必须进行观念的更新和制度创新。换个角度看,如果当时杨佳可以找到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投诉机构,又会是怎样一个结果呢?

 

新闻链接: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07/08/content_2254471.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