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宣传也要讲点成本意识
(2008-06-23 23:52:3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政策宣传也要讲点成本意识
据重庆云阳县环保局统计,该县烧蜂窝煤的家庭,约有2500户。这对该县的“蓝天”造成影响。从6月12日至6月19日,由该县环保局副局长孙兴富主演低保户的环保剧《心愿》经过约10次播放后,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已有2350户报名安装天然气。(《重庆商报》6月22日)
用电视剧的形式来宣传环保政策,是个新鲜事物。用效果上来看,还是很不错的,“比以前发传单、写标语、喊口号好得多。”但即便如此,笔者仍有一点质疑:这种创新之举是否成本太大了一点?换言之,当地环保部门是不是能用一种成本更低,更加简单的方法来达到同样的效果呢?
宣传政策需要一定的成本支出,这点毫无疑问。但如果超出了必要的限度,哪怕效果良好,似乎也并不值得推崇。我们都知道,拍电视剧是需要钱的,而且花费不菲,这笔钱最终还是要落到所有纳税人头上的,这一点同样无可争议。从报道来看,该剧的宣传目的,主要是为了让烧蜂窝煤的家庭换上天然气,而且政府还给予很大力度的补偿。从情理上分析,应该说说服工作并不难做,似乎还不至于特地拍一部门电视剧来达到目的。
据悉,环保局副局长孙兴富为演好这个角色,十分努力:社区工作人员进门时,他伸手请坐的动作就做了6次。而参演的孙副局长的夫人也因到位的表演,走在大街上还能被人认出来,俨然也了县城里的明星。这固然能够说明环保部门很重要这件事情,演员们演得也很卖力,但硬要说当地群众是因为看了这部电视剧,而改变态度的话,是不大能令人信服的。该剧中有一个细节,孙副局长演的一名吃低保的大伯家里烧着蜂窝煤,煤烟呛得他不停咳嗽——这样的事情群众每天都在亲身经历,哪里需要你来演呢?
因为这部电视剧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接下来,该局还将拍摄防止水污染、节能主题的电视剧。看来,要么是环保局的同志们演戏上瘾了,要么就是对电视剧这种宣传手段期望过高了。与其说老百姓是看了电视剧而改变态度,其实不如说是因为知情权得到了满足,政策信息的有效传达,让公众能够自如地做出判断,彻底消除了一些顾虑。
由此,我以为,当地环保局现在应该做的,不是趁热打铁地将“环保电视剧”进行到底,而是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以前的宣传手段效果不好?是政策宣传不到位,还是相关信息没能及时公布?是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不够,还是一些群众有实际困难?把这些问题搞清了,我想接下来的一些环保宣传任务完全不必如此奇思妙想,甚或劳师动众。
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s/2008-06-22/0403157914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