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抄袭工作汇报”是因为工作汇报是可抄袭的

(2008-06-19 21:44:04)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抄袭工作汇报”是因为工作汇报是可抄袭的

贵阳市两个县政府向国务院安全生产百日督查第七组汇报安全生产工作,汇报材料竟然基本相同。经查,是修文县照搬了邻县汇报材料。贵阳市政府研究决定对修文县政府进行全市通报批评,并处理相关责任人。 (《贵州都市报》6月19日)

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会抄不会抄。从这个角度说,该县负责写工作汇报的同志,显然算不上会抄。另外,工作汇报也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文章,它必须根据本地实现情况来写,而不能随意杜撰,因而抄袭工作汇报从性质上来说,尤显荒唐。这不,抓了个现形,麻烦大了。

这件有点恶搞意味的事情,很容易让人想起前不久发生的某贪官抄袭他人悔过书的事。在一片批判声中,也有不少评论者比较理性地指出:贪官的悔过书其实都不是发自内心,内容大同小异,抄袭是很合情合理的事。其实同理,地方上的工作汇报之所以也会抄袭,原因就在于工作汇报本身是可抄袭的。

这起抄袭事件,发生于这两个县向上级督查组汇报工作时,而事情的最终处理,则缘于媒体的相关报道恰好被市长看到了。我们不妨算一下概率,上级督查组到下面来视察工作肯定不多,但恰好同时视察了这两个县,而媒体的报道也很偶然——很显然,这份抄袭的工作汇报被发现,纯属小概率事件,这在客观上助长了该县的侥幸心理。有理由相信,这样的抄袭不会是第一次发生,但被发现,绝对是第一次。

另一原因在于,邻县的工作汇报确实写得好,该县写不出更好的,所以只能“拿来主义”。这里的好,一是指标准化程度高,放任四海皆准。也就是说,彼县的情况与此县的情况差不多,这个县的事情放在那个县说也没什么错。实际情况可能未必如此,但至少让上级检查组看来像那么回事。

二是指深谙心理学,懂得揣摸上级领导的心思。这份工作汇报笔者无缘得见,但想想也知道,肯定是官话多,套话多,譬如“工作正在全面积极地开展,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等等之类,千篇一律,毫无特色。事实上,如果不是抄得太离谱了一点,如果不是两个县同时汇报了工作,前来视察的督查组未必听得出来。倘如此,实在是一件更滑稽的事情了,但这是极可能发生的。

仅仅处理抄袭者是不够的,值得反思的地方在于:为什么工作汇报是可抄袭的?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不应该有两份完全相同的工作汇报。两个县,有不同的人民,不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态,不同的发展进度,可谓千差万别,竟能被堂而皇之地概括于同一份工作汇报中,这是不是说明在一些地方政府,还有比“抄袭”更恶劣更根深蒂固的问题存在?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08/0619/11/4EQ28H5H0001124J.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