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如何领会市委书记的“玩笑精神”?
4月8 日,宜都市市委书记宋文豹在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洗脚也是种文化”,倡导发展洗脚业。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很多争议。14日, 宜都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时市委书记只是顺便提到了“洗脚也是种文化”,并未明确说要发展洗脚业。该负责人 还 表示,“当时就是一个调侃,是句幽默的玩笑话,没想到被放大了,弄得我们很被动。”( 《新京报》4月15日 )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书记的一句玩笑话,引出这巨大的舆论反响,恐是当初始料未及的。有关部门及时出面表态,大有将报道断定为“乌龙”的意思,而“是句幽默的玩笑话,没想到被放大”这种半官方性质的语气,似也在责怪媒体和公众未免太过多事和心急。
只是,玩笑话不玩笑话暂且另说,至少我没看出幽默在哪里。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洗脚也是种文化”这句话,不是在餐桌上说的,也不是自家客厅里说的,而是在“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说的,在这样的场合和背景下,一地的党政一把手,似乎还不至于放松到要靠开玩笑来调节气氛,事实上,这也完全没有必要。另外,联系上下文语境,既然认为“洗脚也是种文化”,那么“发展这种文化”自是公众与媒体的合理推导和解读,这并不因为书记有没有明确说明而改变。
显然,书记低估了自己的话语效力和影响力。不可否认,市委书记也有开玩笑的权利,即便是在“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这样的庄重场合幽上一默,本质而言也无伤大雅。但领导者的幽默与普通人的幽默,甚至不同官阶的领导者之间,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为领导者自身的政治敏感度的不同,也因为受众的不同。隔壁老王的酒后胡言,村干部的黄色段子,能和市委书记开的玩笑相提并论吗?不能,哪怕结果都是“引起哈哈大笑”。
某种意义上说,即使书记当时真的只是开一个玩笑,与会的下级官员也决不会真的当作一个玩笑,他们会很自然地去寻找玩笑背后的东西。网络上有一句名言叫“幽默是领导的特权”,这句话通俗点说就是,对领导讲的话哪怕是一句很普通的话,也万不可轻视,多一点思考和阐释,尽量得找出闪光点来。这既是一种现实的政治生态,其实也是人性使然。
由此引发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领会市委书记这句玩笑话的精神所在?需要强调的是,对于这句话,舆论的反馈并不全是批评,也有不少论者认为这是务实的表现,不能因为洗脚业是暖昧行业就做出“有罪推论”。这至少说明,“发展洗脚业”并非没有商榷的空间。而当地市委领导的态度却是“不澄清不反驳,也不希望继续报道”——说实话,这才是最令人费解之处。既然书记有开玩笑的雅兴和魄力,为什么不将玩笑进行到底呢?兴许,这是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玩笑。
新闻链接: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guonei/2008/04-15/015@094002.htm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