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因为我们需要真情,所以拒绝假意

(2008-03-09 19:38:43)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因为我们需要真情,所以拒绝假意

往年“3·5”这天到福利院学雷锋的单位是一批接一批,大大超过福利院的接待能力。昨日,记者从市内多家福利院了解到,为不影响福利院老人和孩子的正常生活,今天各福利院原则上对“一日雷锋”均会委婉拒绝。 (《重庆晚报》 3 5 日)

去年3月5日“学雷锋日”,一则“敬老院的窗户擦了八遍”的新闻引发公众的感慨。我查了一下,事情同样也发生在重庆。是不是同样那几家福利院不得而知,但至少从这种态度的变化中,我们能感受到一点可喜的新意。老人们终于从无奈中解脱出来,懂得了表达的必要,终于不再默默承受,而是选择了委婉的拒绝,这或许是对形式主义“学雷锋”最为有力的批评。

完全 指责 一些单位 扎堆做好事 ,也许并不客观。 在我看来,这 种现象 只是一个“美丽的错误”,我们不妨 以一种相对宽容的心态。问题是,我们如何改进,尽量避免 这些近似于闹剧的“学雷锋做好事” ?事实证明,我们不缺爱心,也不缺行动,缺少的只是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爱心通过什么样的行动来传达,行动体现出怎样的爱心。一提学雷锋做好事,就只想到到敬老院或者孤寡老人那里去扫地擦窗户,爱心虽然献了,但这是打了折扣的,行动虽然付出了,但这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志愿者如果能轮流来看望老人,天天陪老人们聊聊天,逗逗他们开心就好 ——网友的话,代表了老人们的心,他们的要求很低很简单,没有理由满足不了。

段时间 ,不少媒体报道,现在的青少年知道雷锋的越来越少,于是有人发出“雷锋精神正离我们远去”的呐喊。事实上,比呼唤“雷锋精神”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对“雷锋精神”经历一个扬弃过程:抛弃那些过于机械僵硬的认识,注入一些富有时代性的新意。“学雷锋日”已经走过了 4 6 个年头,以今天的目光审视之,“一扇窗户擦八遍”的事恐怕没少发生,然而在那个思想观念相对落后信息相对封闭的时代,这确实直到了倡导社会风尚提高全民道德素质的效果,因而瑕不掩瑜。但是到了今天,倘若我们还抱着相同的理解带着相同的模式,去实现和宣扬“雷锋精神”,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但愿这一次的婉拒,能给那些热衷于只在特定时间做一点好事的人提一个醒:因为我们需要真情,所以拒绝假意,因为雷锋精神日渐稀缺,所以我们必须把爱心献得更加纯粹和质朴。

http://www.ce.cn/xwzx/shgj/gdxw/200803/05/t20080305_14729559.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