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暴力,往往是怯懦的表现

(2008-01-23 20:45:02)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暴力,往往是怯懦的表现

 

8日下午,四川电视台两名记者在对荷花金池市场内的铺面出租纠纷进行正常采访时,竟遭群殴。女记者目前一直处于半昏迷状态,男记者伤情较重,左侧腮窦骨折,眶纸骨折,全身多处挫伤,左眼有失明可能。警方已确定参与打人者共有四五名。 (《天府早报》110日)

 

“西丰进京抓记者”事件尚在争议之中,四川两名记者正常采访遭暴打便在光天化日之下发生了。记者,这个昔日的“无冕之王”成了名副其实的弱势者,都在不同程度受到了伤害,区别仅在于,前者是权力的蛮横,而后者是赤裸裸的暴力登场。两起毫不相干的事件,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完整的舆论监督生存现状。

 

这起事件源于一场普通的商铺租赁纠纷。由于经济好转,荷花金池市场的业主欲提前中止合同,遭到市场方的反对,矛盾由此发生,于是业主转而邀请记者介入。孰是孰非暂且不论,一起原本属于民事范围内的合同纠纷,一次极为普通的采访,何以瞬间演变为一场血腥暴力,着实让人始料不及。可以肯定的是,从行凶者下手之狠,两名记者受伤之严重可以看出,这决不是一时失手,也不是情绪激动之下的失控之举,其威胁和告戒的意味是十分明显的。

 

很显然,作为相对强势的一方,如果有理,市场方完全可以妥善处理此事,媒体的介入,更有助于澄清事实,尽快解决纠纷。何至于一见面就不分青红皂白大打出手?更何况,任何一个有认知能力的人,也不会不清楚殴打记者是怎样一个恶劣的后果。那么他们为什么这么怕见光,怕记者呢?恐怕这背后藏着不为外人所知的内幕。

 

暴力,往往是怯懦的表现。表面看,该市场的一些人之所以胆大妄为到殴打记者,阻挠正常媒体采访,是种强横的表现,是不把法律和舆论谴责放在眼里,是在利益推动下对正义的一种猖狂叫嚣,但究其实质,还是因为他们惧怕舆论,清楚舆论监督的强大力量。在他们的利益天平上,让记者曝光所有事实和细节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要远远大于将记者殴打致伤所带来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谴责,权衡之下,他们作出的一种次优选择,尽管非常的愚蠢和幼稚——这,或许是仍然躺在病床上的两位唯一感到欣慰的事,这也是我们对当下的舆论监督生态感到失望之后现出的一丝希望的曙光。

 

舆论监督要想强大,媒体和记者要想获得职业尊严,增加他们从来安全感和稳定感,就必须加大被监督者的违法成本,逼迫他们主动地作出一个更合理的选择。对西丰县的一干人等如此,对殴打记者的荷花金池的市场方工作人员以及幕后的指使者亦如此,不仅要追究侵害记者的责任,还要查清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08/0110/10/41RBE35J00011229.html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